韓非見此,不禁又想起了韓國,兩者之間簡直是無法對比呀!
韓非感嘆地對姬康道:“太子,吾師荀子游歷秦國時,曾對吾等言秦制之優劣。但觀我之燕國,有秦之優,而無秦之缺也。故,我燕國該當大興!”
荀子三次任稷下學宮的祭酒,是當世公認的大儒。
魯仲連老先生,聽韓非如此一說,興趣大增。
對韓非問道:“韓非,汝師荀子是如何評論秦國的,你且道來,讓太子與吾等,都聽聽。”
安遠、田光等人也支起耳朵看著韓非,姬康也很感興趣。
韓非見此,就對眾人潺潺道來。
原來荀子帶著李斯、韓非等弟子在秦國游歷時,游歷了秦國的許多郡縣,最后來到秦國都城咸陽,秦相范雎來拜見荀子。
范雎見到荀子后,就問荀子:“先生,入秦何見?”
荀子當時對范雎回答道:“秦國邊塞險峻,地勢便利,山林河流美好,自然資源帶來的好處很多,這是地形上的優越。”
“踏進秦國的國境,觀察百姓的習俗,秦國的百姓質樸淳厚,那里的音樂不淫蕩卑污,那里的服裝不輕薄妖艷,百姓非常害怕官吏而十分順從,真像是古代圣王統治下的民眾。”
“到了大小城鎮的官府,秦國的官吏都是很嚴肅認真,無不謙恭節儉、敦厚謹慎、忠誠守信而不粗疏草率,真像是古代圣王統治下的官吏。”
“來到秦國都城咸陽,觀察秦國的士大夫們,發現這些士大夫們,走出自己的家門,就走進自己的衙門;走出衙門,就回到自己的家里。”
“這些士大夫們,沒有私下的事務,不互相勾結,不拉黨結派,卓然超群。沒有誰不明智通達而廉潔奉公,真像是古代圣王統治下的士大夫。”
“觀察秦國的朝堂,秦國的君主主持朝政告一段落時,處理決定各種政事、從無遺留。安閑得好像沒有什么需要治理似的,真像是古代圣王治理的朝廷。”
“所以秦國現在能稱雄天下,并不是因為僥幸,而是有其必然性的。故此,君王自身安逸,但國家卻治理得好;政令簡要卻詳盡;政事不繁雜卻有成效,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秦國類似這樣了。”
魯仲連先生,聽韓非這么一說,眉頭微皺,對韓非道:
“韓非,以汝師荀子之見,秦國的缺點了在哪里呢?”
韓非看了看眾人,發現姬康也一臉嚴肅地看著自己,就笑著道:“秦國怎么會沒缺點呢?以吾師看來,秦國的缺點很大,也很致命。”
旁邊的田光實在忍不住了,就對韓非道:
“韓大人,你說說,荀子先生是怎么說秦國的缺點的?”
韓非就對眾人繼續道:
“吾師對范雎道:‘秦之缺點,就是沒有推行仁政’。”
“吾師言:秦國純粹地崇尚道義、任用賢人的就能稱王天下;駁雜地義利兼顧、賢人親信并用的就能稱霸諸侯。但這兩者一樣也做不到的就滅亡,這就是秦國的短處啊。”
說到這里,韓非笑著對眾人道:“吾師再說到秦國之長處時,秦相范雎當時是眉飛色舞。但最后說到秦國的短處,范雎則面露不悅,怏怏而歸。”
“待范雎走后,吾師就對我等弟子道:秦必不久遠。”
姬康在旁,沉思了良久,已經明白過來。
韓非所說的,恐怕后面的才是重點。荀子對秦國的看法,最后的缺點評判,恐怕才是其真正看法立足點所在。
前面是點明了秦國的長處,有統一天下的資本。后面卻也很委婉的、表達了荀子認為秦國的短處所在,而且也表達了荀子對長遠秦國的不看好。
而且按姬康前世的歷史,事實也正如荀子看法一樣,秦國迅速以前面舉出的長處統一天下,又以其短處,再經歷了兩世之后,就迅速地滅亡了。
當然,秦國的最終滅亡,是很多方面造成的。但是秦國統一天下后,沒有安撫百姓,體恤民眾,勞役過重等,也是秦國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譬如說,秦始皇為給自己修建陵墓,就用了三十九年,征調老至少七十萬年輕力壯的民夫。到陵墓建成后,他兒子秦二世,為保守陵墓的秘密,居然把十幾萬工匠給殉葬在了陵墓之中。
秦朝如此做,可謂是天怒人怨,不滅亡是真的沒有天理!
在姬康看來,荀子對秦國的評論,可以說是極其精準地預言了。
而韓非如此對自己說,何嘗不是對自己一種婉轉的諫言呢?
姬康來到韓非面前,雙手合攏,深深躬身對韓非道:
“韓非大人,多謝指教,姬康受教了。姬康深知,自身有許多缺點,還請大人今后不辭辛勞,多多建言。”
韓非看到姬康如此,知道姬康明白了自己的心思,一下子手忙腳亂起來。
口吃的毛病又來了:“太子……太子不可如此,韓非……韓非慚愧,今后……今后定會……定會多建言的。請……請太子放心。”
說罷,深深對姬康躬身回禮。
姬康雙手扶著韓非的雙臂,對其道:“韓大人,今后你就擔任秘書閣的閣守吧,職位為長大夫之,請韓大人不要推辭。”
韓非看著姬康清澈的目光,點了點頭道:“君之所命,豈敢不從!”
魯仲連、田光等人看到此種情景,都不由會心笑了起來。
姬康先抬頭看了看,遠處一望無際的田地,對眾人道:“各位大人,我燕國的萬里山川,與秦國一般壯麗;我燕國的河流遠勝于秦國,土地比秦國更為肥沃。”
又看了看在田地內辛勤耕作的眾多民眾,抬起右手,姬康指著這眾多的民眾道:“各位大人,我燕國民眾淳樸、厚重,也不次于秦國。”
又看著安遠道:“我燕國的官員們,比秦國的官員更為優秀。”
說到此,姬康大聲說道:“我燕國上下,體恤民眾,稅賦比中原各國相比,為最低,比秦國更為仁政。這燕國是屬于我姬康的,也是屬于你們的,但更是屬于這眾多辛勤勞作的民眾的。”
眾人皆抱拳躬身,發自內心地躬身對姬康深深一拜。
一陣春風吹來,傳來城內民眾勞動的號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