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二章 箕國絕不屈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遼地的各路大軍,奉自家君侯之命。從十月份開始,陸陸續續從各地向番漢、安城附近一帶集結。與此同時,遼地下令,從十二月一日開始,封鎖遼地與箕國所有的商路通道。

  到十一月底,各路大軍的軍長,帶著自己的大軍,在指定的地域全部集結完畢。正規軍三萬騎兵,七萬步兵,以及野戰醫院和后勤等人員,總計十二萬人。而海軍一萬五千余人,也開始載著糧草、輜重和軍資等到達番漢。

  遼地大軍集結完畢后,在番漢和安城等地,開始了有針對性的冬季拉練,訓練。

  而從各郡縣征調的十萬預備役大軍,也陸陸續續到達襄平城,在襄平城外展開了集訓。田光按姬康的吩咐,親自到預備役軍,挑選了五百名軍士,包括學院的鞠武、秦舞陽、高漸離等人,組成了姬康的警備營,并開始了嚴格的訓練。

  姬康和石敢兩人,抽空也去城外的軍營中,和小伙伴們一起訓練。

  第一次去的時候,姬康本以為別人還好說,高漸離肯定是沮喪著臉的,心內暗暗竊喜。

  但沒想到到軍營后,發現鞠武、秦舞陽、高漸離等學院眾人,居然在軍營中、編排了許多軍旅題材的歌曲和節目。趁訓練間隙,給將士們表演和演奏,深受將士們的歡迎。

  至于高漸離,居然比在學院還受將士們的喜歡。看到此狀況,姬康的鼻子都快氣歪了。

  而大將榮蚠,上將王石、劉勝、薄望等軍隊高層人員,齊聚襄平城,研討明年開春,對箕國征伐的軍事計劃。

  各郡縣官府以及學院組織的宣傳隊,則在各郡縣、鄉村積極宣傳箕國伐遼時的罪惡。這是讓普通民眾也知道,未來我遼地攻伐箕國,是正義的戰爭。

  一股濃濃的戰爭氛圍,在遼地撲面而來。

  說到箕國,就不能不說箕國的開國國君箕子。

  箕國開國國君為箕子,是商紂王的叔父。箕子與比干、微子并稱為商紂王時期的“三賢”,也就是孔子在《論語·微子》中稱贊的“三仁”。

  箕子佐政時,見紂王進餐必用象箸,感紂甚奢,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

  果然后來商紂王暴虐無道,整天酗酒淫樂而不理政,揮霍無度。紂王的叔父箕子,見紂王這般無道,苦心諫阻,但屢諫紂王都不聽。

  有人勸箕子離去,箕子曰:“為人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尹之惡而自悅于民,吾不忍也”。

  箕子見成湯所創六百年江山即將斷送在紂王手中,心痛如割,索性割發裝瘋,披發佯狂,隱而鼓琴以自悲,每日里只管彈唱“箕子操”曲以發泄心中悲憤。紂見此,以為箕子真瘋,遂將他囚禁起來,貶為奴隸。

  紂王末年(公元前一一二四年),姬康的先祖周武王姬發,興兵伐紂。牧野決戰,紂王兵敗自焚。武王攻入商都朝歌,商朝覆滅。

  在這商周變易之際,箕子便趁亂逃往箕山(今山西東南部晉城市陵川縣棋子山),在箕山(今棋子山)過起一段短暫的隱居生活。

  周武王滅商建周后,求賢若渴的周武王訪道太行,在陵川找到了箕子,懇切請教治國的道理。武王向箕子詢問殷商滅亡的原因,箕子不說話,因為他不愿意講自己故國的壞話。武王也發覺自己失言了,就向他詢問怎樣順應天命來治理國家。

  箕子于是便將夏禹傳下的《洪范九疇》陳述給武王聽,史稱箕子明夷。武王聽后,十分欽佩,就想請箕子出山治理國事,重用箕子。但箕子早對微子說過:“商其淪喪,我罔為臣仆。“

  因怕武王再次來請,箕子乘武王走后,他便迅速率領弟子、與一批商的遺老故舊一大批人,總計五千多人。從今膠州灣渡海,奔向與商有一定族緣關系的朝鮮,創立了箕氏侯國。同去的有殷商貴族景如松、琴應、南宮修、康侯、魯啟等。

  后來當周武王知道箕子遠避東方時,感慨良久,便下旨派人到朝鮮,封箕子做朝鮮的國君,箕國建立,臣于周。

  箕子帶去了懂詩書、禮樂、醫藥、陰陽、巫術的知識分子,懂得各種技藝的能工巧匠。他們把中原文明帶到朝鮮半島,教化臣民,使古朝鮮習行華夏禮樂制度,衙門官制、飲食起居逐漸沿習中原習俗。

  政治上,箕子頒布八條成文法,禁止殺人、傷人、盜竊;經濟上,推廣殷商的田畝制度和中原先進的耕作、養殊技術。

  箕子在朝鮮治理不到三年,當地民風大變,夜不閉戶,沒了盜賊,婦人守貞不淫,男婚女嫁不重聘禮,民眾節儉敬睦,社會和諧安定。

  自此,朝鮮半島的文字、傳統習俗、禮節等與中原各國,并無二至。

  而追隨箕子的眾多大臣又被箕子,分封到朝鮮半島的南端,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國家。箕國自箕子開始,到箕釋這一代,已經為三十八代國君了。

  在遼地下令,封鎖與箕國的商路通道后,箕國朝堂上下已感到大事不妙,陷入了混亂之中。

  十二月上旬,箕國的國主箕釋,急忙召見了箕國的相國高民幾位重臣,商量此事。

  相國高民皺著眉頭,沉思良久,對箕王箕釋道:“大王,自前年我箕國三方伐遼以來,高句麗被滅,東胡王忽必答戰死,現今剩下我一國。”

  “遼地在占據了高句麗國和東胡的部分地方后,臣以為其要穩定這兩地,最少需要數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現在看來,遼地治理該地很有方法,歷經三載,就已完全穩定。說真話,這完全出乎臣的意料之外。”

  “王上,遼地此番封鎖商路,看來是要伐我箕國呀!我箕國不得不防!可聚集我箕國軍隊于番漢和北部邊境,嚴密防范遼地。”

  高民頓了頓,看了看箕釋,對箕王又道:“大王,微臣還有一策,現在遼地勢大,我箕國可向遼地臣服。只要遼城君承認我箕國的臣屬地位,其自不會伐我。”

  箕王箕釋一聽,面露不悅之色,對高民道:“相國,此遼地小兒來遼不到十年,再加上前年我三國伐遼,雖遼地最后化解,其實力也必大損。我箕國立國數百年,怎可臣服此稚嫩孺子?而且,我箕國帶甲之士,也有數十萬,不打怎么知道輸贏?”

  箕相高民聽罷箕王的話后,暗暗嘆了一口氣。不過一想,箕王說得也有道理。

  高民見此,就對箕王箕釋道:“大王,既然王上已決定抗擊遼軍。我箕國可通知南部三韓等諸侯,若遼地大軍不來則罷,若來則讓他們派兵來協助我箕國,共防遼軍。”

  箕國的幾個大臣聽罷箕相高民的話后,一起站起,向箕王箕釋道:“相國此言極是,臣等附議。”

  箕王箕釋聽完相國高民和眾大臣的話后,沉思了良久,站了起來,緩緩說道:“諸位愛卿,前年伐遼,東胡和高句麗軍皆敗,唯我箕國大軍獨存,并無過多傷亡。此番那個遼地小兒,若來伐我箕國,我箕國絕不屈服,必與其決一死戰。”

  說到這里,箕釋又對眾臣說道:“兵法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我箕國可派使者前往匈奴、東胡、乃至遼地的君主國燕國,進行外交斡旋。”

  “如果能讓匈奴、東胡等國出兵,或遼地的宗主國燕國制止這個遼地小兒,方為上策。”

  相國高民聽罷箕王的話后,搖了搖頭,對箕王箕釋道:“大王,現今遼地已封鎖了我箕國前往這些國家的所有通路。微臣也研究過遼地的律法,而遼地《戶律》和《商律》等律法,對流民和商戶都有嚴格的規定。”

  “實不瞞大王,據我箕國密諜和去過遼地的商家言道,現今遼地幾乎無一流民,我箕國許多的流民也紛紛投奔遼地,據聞到遼地后,遼地都給予了房屋和田地的安置。而商戶經商,則需要多家商戶擔保,實行連坐法。我箕國派使者前往這些國家,希望很渺茫呀!”

  箕王箕釋和眾大臣聽罷高民的話后,都吸了一口涼氣。都聽聞遼地富庶,沒想到律法也會如此嚴密,居然會做到如此地步。

  箕王箕釋一怔,但知道現在不是泄氣的時候,對高民和眾臣道:“諸位愛卿,既然如此,我等也不可束手就擒,傳我詔令,若遼地伐我,征全國十六歲以上男丁入伍,我箕國與遼軍決一死戰。”

  相國高民和箕國眾大臣,一齊站起,躬身道:“諾。”

  箕國朝堂的此番動靜,在十二月底,就被情報局的人員傳回襄平城內的情報總局。局長黃勇看罷從箕國傳來的消息,急忙整理后,來到了君侯府,向姬康進行了稟報。

  在秘書閣,姬康看罷箕國的動向后,沉思了片刻,問黃勇道:“箕國帶南部的眾多附屬國,如果動員十六歲以上的男丁,總計能有多少人?”

  黃勇對姬康道:“啟稟公子,如果箕國對十六歲以上的男丁進行總動員,兵力最少不下于五十萬人,甚至更多。”

  姬康聽罷,心頭一驚,點了點頭,對黃勇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后,要安排我情報人員,一定要盯緊箕國的一舉一動。另外,抓緊策反箕國官員的行動,也不可松懈。”

  黃勇抱拳躬身對姬康道:“諾。”

  待黃勇走后,姬康對身旁的石敢道:“派人叫大將榮蚠和君相劇辛,兩位院長來。”

  老總管姬茂,現在帶人去巡視各郡縣去了,不在襄平城。

  等眾人到后,姬康把情報局人員整理的箕國情報,遞給了眾人。

  眾人看后,都面色一滯,沒想到箕王箕釋,敢如此破釜沉舟,與遼地決一死戰。更沒想到,箕國的兵力有如此之多。

  大將榮蚠笑了起來,對姬康躬身道:“公子,無妨,箕國軍隊的實力與我遼地相比,相差甚遠。某將有決心,率我十萬大軍,擊敗箕國所有軍隊。”

  君相劇辛比較謹慎,對姬康道:“公子,不可大意。箕國安穩數百年,有如此多的兵力,也在預料之中。由此,也可知箕國以及其附屬國人口數,遠遠超過我們的統計。可令襄平城外的十萬預備役軍投入前線,我遼地各郡縣的第一批三十多萬預備役軍,也應該做好戰斗的準備。”

  姬康聽罷,沉思了會,點了點頭,對眾人道:“此番攻伐箕國,我遼地勢在必得。就如君相所言,不可大意。既然箕國及附屬國大軍都集合邊境,這樣也好,就讓我遼地畢全功于一役吧!按我軍預備方案進行吧!把在襄平城聚集的十萬預備役軍,投入此次伐遼。”

  說到這里,姬康頓了頓,又道:“傳我命令,現在派人通知襄平城外的十萬預備役軍,進駐番漢和安城。命各將領馬上奔赴前線,組織軍隊。另令各地駐軍和預備役軍,全部做好投入戰斗的準備。再令十八歲到三十五歲的、第一批三十萬的預備役軍,全部開始集結,向番漢、興安等地集結,準備投入戰斗。”

  眾人一起站起,齊聲道:“諾。”

  繼長平之戰后,又一次百萬大軍會戰的場面,即將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