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三十五章 搞發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關于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兩孔法的思考與實施》這篇論文,

  已經在顧建軍手上壓了不短的時間了。

  這篇論文要發《華國外科雜志》,那是搓搓有余。

  但顧建軍并不想把這篇論文給浪費了,他想沖擊SCI。

  但SCI的選刊比較嚴格,想要登上有SCI因子的論文,就必須有更多更嚴謹、更遠期的一些數據。

  而這是這篇論文沒有的。

  這篇論文僅僅給出了術式和術后幾天的數據,

  還遠遠不夠。

  這是顧建軍此行的目的之一。

  當顧建軍把這個目的說出來之后,鄧立明明了的點點頭,

  他雖未寫出過SCI的文章,但也常常閱讀,倒是知道這些。

  “顧教授,你覺得我們需要收集多少個病例才合適?”

  鄧立明一邊問,一邊在心底思索著最近兩個月來科室進行了兩孔法術式的病人量。

  顧建軍沉思了一下,“病例當然是越多越好,最少需要一百例吧。”

  一百例的病人量其實并不多,

  很多SCI的文章,動則就是上千的病例數。

  底層數據越大,意味著得出來的結論越真實,意味著對比出來的結果越準確。

  “一百例?”

  鄧立明思索了一下,“李孝軍,你把前兩個月的病例調出來找一下,我們盡快安排隨訪。”

  “啊!?”

  兩個月的病人,

  還要進行安排隨訪,

  這么大的工作量,李孝軍當時頭就大了。

  “怎么?”

  鄧立明眉頭一皺,

  “沒什么,我盡快做。”

  李孝軍也知道現在不是拉胯的時候,一臉郁悶的點點頭。

  其實這也是為何縣級醫院做不出來論文的原因,

  一線醫生的工作量本來就很大了,而寫論文需要找的資料又多的可怕;

  大醫院就專門有寫論文的醫生,

  但縣醫院這種地方,一線醫生都招不夠,又怎么可能有那能力去招專業的文職人員呢。

  “鄧主任,數據我這有。”

  宋仁頭摩挲摩挲的舉起了手,

  “你有?”

  鄧立明楞了一下,不敢相信的看著這個平時做事慢吞吞的宋仁頭。

  “恩。”

  宋仁頭點頭,“上次我給星哥提了一句,準備把腹腔鏡下闌尾切除兩孔法的病人數據進行一些分析,所以就一直在收集。”

  “那快拿給顧教授看看。”

  鄧立明忙指揮。

  顧教授也沒想到事情竟然這么順利,喜笑顏開的接過宋仁頭遞過來的一大疊A4紙,問,“鄧主任,你還沒給我介紹一下你這群戰友啊。”

  鄧立明汗顏,“顧教授,我為你介紹一下。”

  “這位是劉學軍劉醫生,剛剛在手術室的扶鏡的術者。”

  顧建軍對著劉學軍點點頭,劉學軍忙站起來鞠躬。

  “這位是蔣國強蔣醫生,是我們可是專門負責胃腸這一塊的診療組長。”

  顧建軍又對著蔣國強點了點頭,

  蔣國強站起來,“顧教授,我聆聽過您很多次的講課,感謝您為我們這些基層醫院的醫生指路。”

  “呵呵。”

  “這位是吳良吳醫生,是我們科室引進的研究生,是西華醫院沈長川沈教授的高徒。現在專門負責科室腹腔鏡下的膽囊手術。”

  說道吳良的時候,

  鄧立明的聲音重了一分。

  吳良的確是鄧立明很自豪的一點,

  和禹文星帶給鄧立明的自豪不同,吳良可以帶給鄧立明、普外科甚至江中縣第一醫院的東西多得多。

  研究生、論文、這些都不是禹文星可以給到的。

  “沈長川的高徒?”

  顧教授的語氣變了一分。

  沈長川在全國普外一行的名氣也是很大的,而且很年輕,說不得下一任西華醫院肝膽的主任就是沈長川。

  作為沈長川的徒弟,會選擇一個縣級醫院來上班...

  莫非,

  這醫院真的有什么看不見的吸引力?

  顧建軍心頭思索著,

  吳良覺得有些害臊,

  要說以前他對于這個身份是很自豪的,

  但現在嘛...

  哎...

  “顧教授你好。”

  吳良站了起來,“以前就多次在各個會議上接受過顧教授的教誨,師父也多次說您的技術在全國是最頂級的行列,特別是在低位直腸癌的診治上更是全國第一把刀,現在這么近和您接觸,倒是有點害羞了。”

  “哈哈,沈老弟謬贊了。”

  顧教授笑。

  顧建軍并非不喜歡被吹捧,

  而是不喜歡被非同行吹捧,

  那些人根本get不到那個點。

  “這位是李孝軍李醫生,是我們科室專門負責闌尾組的組長。”

  “李醫生看起來很精神啊。”

  顧建軍多看了李孝軍幾眼,

  “比不上顧教授,比不上顧教授。”

  李孝軍嘿嘿的搓了搓手。

  “這位是...”

  “這位是...”

  “這位是宋仁頭宋醫生,呃....專門負責科室的文字工作。”

  鄧立明硬生生給宋仁頭安排了一個職位。

  當然,

  他也沒說錯,

  宋仁頭的確是負責文字工作的,

  “你們科室這配置倒是還不錯。”

  當聽到宋仁頭是專門負責文字工作的時候,顧建軍微微動容了一下。

  一個縣級醫院,

  竟然有專門負責文字工作的專職人員!!

  介紹了一輪之后,顧建軍開始看手頭的材料了。

  越看,

  他越是心驚,

  這宋仁頭做的資料,極為細致。

  病人的基本信息,主要的現病史、既往史,手術的開始時間、結束時間,排氣的時間,出院的時候,術后一周的隨訪。

  每個病人的資料都寫上半頁。

  顧建軍飛快的翻閱著。

  42頁。

  也就是88個病人。

  雖然離顧建軍心目中至少一百個病人還有少許的差距,

  但就是這么細致的收集,

  已經讓顧建軍覺得難能可貴了。

  “不好意思,顧教授,最近忙著搞其他的事,所以最近的病人資料還沒做好。其實一共有91個病人。”

  見顧建軍看完不說話,宋仁頭撓了撓頭,不好意思的說道。

  “你做的很好。收集的非常仔細,病例數也少不了多少。”

  顧建軍倒沒有半點生氣,反而非常認可,“不過還得再辛苦一下,把病例數再收集多一點。”

  “辛苦倒是不辛苦,就是最近沒多少時間。”

  宋仁頭有些不好意思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