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十三章 合圍(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就在這時,士朝璘又派來了一名傳令官,來催促三人立刻起兵,這次來的,是士朝璘部下的一名親兵頭目,并且還帶來了二十名士兵,表示如果三人再不起兵,就立刻將他們拿下。《》.

  到了這個時候,三個人當然也就毫無顧忌了,于是李江首先動手,抬手一刀,將士朝璘派來的傳令官給砍死,而陳作偉、張中鴻兩人也馬上下令自己的,將傳令官帶來的二十名士兵全部殺了。隨后三人立刻下令全兵開拔,馬上出營去向中華軍投誠。

  其實這時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三人的決定,知道的只是三人的親隨士兵,一共也就只有三百余人。其他人還以為自己這是出進攻中華軍的陣地的。

  息縣東面清軍大營離中華軍的陣地大約有三里多的路程。等清軍走出了二里多之后,有一名偵察兵先行趕去和中華軍的接應部隊聯系,而李江等人看看身后還沒有清兵追出來,這才下令暫停進軍,并派下哨兵,然后招集全軍的士兵,宣布了他們三人投降中華軍的決定。

  其實在這段時間的戰事中,耿仲明部的士兵都對阿濟格的安排十分不滿,而且現在幾乎所有的清兵心里都十分清楚,這次派自己打這突圍的第一戰,就是讓自己去送死,因此聽三人說要向中華軍投誠,基本上都沒有人反對。因此李江、陳作偉、張中鴻等人也十分高興,立刻又向全軍宣布了中華軍的提出的要求,命令全軍一定要尊守,這支清軍里的火銃兵人數極少,只有二百多名,當下李江也下令,把所有的火槍全部都收隴起來,以防有人錯誤開槍,使中華軍造成誤會。

  這時哨兵趕來向他們報告,后面有清軍追擊上來了。

  原來士朝璘見派去傳令官之后,但久無回音,又打發人來探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到了三人的駐地之后才發現,三人早己帶兵出營了,而在空營中留下了上一次派來的傳令官以及士兵的尸體。

  士朝璘頓時明白,三人這是要去投降中華軍了,這還得了,如果讓阿濟格知道,自己也有重大的任務,因此趕忙下令,親自帶領著士兵追擊了出來。

  李江、陳作偉、張中鴻三人一聽說清軍追擊出來了,也趕忙帶領著士兵,又向中華軍的方向趕去了。好在是這里己離中華軍的陣地很近了,因此走了不過一里的路程,就發現了中華軍的接應部隊。來的是第十一軍的第七師。

  因為這時清軍己經追擊上來,雙方也來不及詳談,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清軍依照約定,放下了所有的武器,然后繼續向中華軍的陣地走去。而等他們離開之后,追擊的清軍也趕到近前,第七師立刻出擊,向淸軍發動了進攻。

  而李江、陳作偉、張中鴻三人帶領著降兵,又走了沒有多遠,終于趕了中華軍的陣地,這時中華軍在陣地上已經沚出了一道通道放行,并且有人過來,帶領著他們趕到指定的駐扎點去,不過在降兵通過的時候,左右兩側均有荷槍實彈的中華軍士兵守衛,以防不測。

  等他們到達了指定的地點之后,按照中華軍的要求停駐,中華軍也派遣了一個團的士兵監視他們。當然李定國也接見了三名降將,對他們的起義行動表示了贊揚,并且再三保證他們的安全,只是現在戰事緊急,暫時還顧不上對降軍進行整編處理,因此請三人約束手下的士兵,不要輕舉妄動,等戰斗稍微綬和一點之后,馬上解決降軍的問題。三人當然也是受寵若驚,連連點頭稱謝,于是就這樣在中華軍的陣地后方暫時駐扎下來。

  這時在戰場上,第七師己經和清軍展開了激戰,雖然士朝璘帶出的清軍有二萬余人,兵力比中華軍多了一倍有余,而且中華軍也沒有排列陣式,進行防守射擊,而是直接沖上去與清軍進行短兵相接的作鉞。

  但現在清軍的全軍都有些心散,因此在交戰之后,清軍只和中華軍打了一個勢均力敵,而且隨后中華軍越戰越勇,清軍卻有些后勁不足,竟然開始向后退卻。而就在這時,第二十軍的兩個師也趕來參戰,這一下清軍頓時抵擋不住,而這時在戰場上,又有一支清軍向中華軍投降,結果清軍被殺得全線潰敗。中華軍也趁勢追擊,一舉殺到了清軍的陣地前。

  這時清軍本來是想發動突圍,因此在陣地里的防守兵力并不多,加上還有敗軍在前面開路,守兵也不知道該不該開槍射擊,而就在這么一猶豫的功夫,中華軍己經尾隨在敗軍的后面,殺入了清軍的陣地中,和清兵展開了白刃作戰。

  守在陣地里的清軍到是還想要抵擋一陣,但這時清軍已是敗兵如山倒山,根本就無法抵抗中華軍的進攻,很快就被中華軍殺得大敗,放棄了陣地,向息縣縣城的方向逃竄。

  而在息縣城里,阿濟格正覺得時候差不多了,正準備下令,開始向西面發動正式的突圍,就在這時,東面陣地的敗軍己經退到了息縣的外圍。

  阿濟格聞迅之后也不禁大吃一驚,想不到自己還沒有發動正式的突圍,中華軍反而己經突破了自己的陣地,殺到了息縣近前。現在那還能再向西突圍,只能先抵擋住中華軍的進攻,把息縣守住才是當務之急。

  好在是這時清軍突圍的人馬都己經準備好了,到是可以立刻出戰,只是改變了方向,由西門轉向東門,變突圍為抵擋。幸好這一次出戰的都是清軍中的精銳人馬,而且又是作好了充份的戰斗準備,因此在出戰之后,立刻就穩住了戰局,擋住了中華軍的進攻。

  雙方激戰了近三個時辰,一直打到了下午四時多,互相都損失了不少的兵力,而中華軍見清軍的作戰頑強,不能輕易取勝,也就收兵撤退。而向北線突圍的清軍也無法突破中華軍的防線,也退了回來。清軍的第一次突圍,也以失敗收場。連同投降中華軍的士兵,清軍總計損失了一萬二千多的兵力。而中華軍也陣亡了兩千余人。

  這時阿濟格也知道了是由于原來的耿仲明部反水,導致清軍的東面陣地失守,才使這次突圍作戰以失敗告終,也不禁又氣又恨,立刻招集眾將,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有人認為雖然這一次突圍失敗,但清軍別無選擇還是應該繼續突圍,否則一但等中華軍的防線建立起來,就只能束手待斃了。但這個主張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因為第一次突圍,是最好的時機,這次突圍失敗,對清軍的信心和士氣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這個時候,馬上發動第二次突圍,未必就能取得成功。而且這時東面的戰線推到了息縣的城邊附近,中華軍己經兵臨城下,如果還不盡快。在城外加緊修筑防地,先把息縣守好,說不定不等清軍突圍成功,息縣就己經先失守了。還有一點就是,在這次突圍戰中,出現了數支小股部隊反水投降的事情,誰敢保證下一次突圍作戰中,不會發生這類事情,畢竟現在的清軍中,還是以漢軍占多數。這次阿濟格出兵時的十六萬大軍中,漢軍大約占了近九萬的兵力。

  另外就是,清軍現在仍有救兵,只要堅守二三天,等尼堪、韓岱部的人馬趕到救援,然后雙方里應外合,就可以一舉突圍成功。而且以現在清軍的兵力和在息縣城里屯集的物賃,別說是等到尼堪、韓岱部趕來,就是等著多爾袞從開封發救兵來,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因此阿濟格也認為,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留在息縣一帶防守,等待援軍。于是也立刻下令,全軍就地加強陣地,固守待援。

  這時中華軍在東線己經逼到了息縣城邊,而在北線和西線,清軍還控制著城外三到四里以內的地區。清軍轉突圍為防守,因此各處的陣地都在搶修加固防線。

  而中華軍當然也沒有閑著,李定軍也抓緊時間,在淮河北岸調整中華軍對清軍的包圍圈,由第六、十三、十七、二十這四個軍在息縣的外圍,形成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圈,同時也日夜搶工,挖戰壕修陣地,一連經過了兩天的搶修,終于建好了陣地,牢牢將清軍困住。第十一軍作為機動兵力,并且付責阻擊清軍的援軍。同時中華軍也在淮河上架起了五座浮橋,加強了南北兩岸時聯系和交通。直到這時,中華軍對阿濟格的包圍,才算是真正的穩定下來。

  不過同樣的,在這兩天的時間里,清軍也在息縣的外圍構筑好了嚴密而堅固的防線,而阿濟格這時也完全放棄了靠自己的力量突圍的打算,全力的防守,一心等著著尼堪、韓岱部的人馬來救援自己。

  只是阿濟格萬萬也沒有想到,戰局發展到了這個時候,尼堪、韓岱部的人馬己經永遠也不可能趕來救援自己了。

請分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