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54章 五更煙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咚——咚!咚!咚!咚!

  木棍敲打在竹筒上發出一長四短的聲音,在寂靜的夜里清脆悠長的回蕩著。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

  “天色晴明!”

  “五更,寅正四刻,早睡早起,保重身體!”

  一名身著葛麻布袍的少年敲打著竹梆子沿街報曉,少年也就十一二歲左右,粗衣麻鞋,衣著樸素,人卻很精神。

  他是金銀城學校的五年級學生,這些高年級的小學生,都要輪流值日,輪值時每天第一個任務就是報曉。

  當城中的鐘鼓樓里敲響五更鼓時,他們就會拿著梆子開始走街串巷的打更報曉。

  相比起專門的守夜打更人從一更開始打更不同,學生們交四更時起,先撞響學校的鐘,然后沿街報曉,各分地方。

  每天值日報曉的學生不止一個,而是有好幾個,每人劃分一個片區,包干報時。一邊報時,順便還要報一下天氣。

  順帶的,還兼職一下送報郎的差事。

  一住s://300xsc

  呂宋如今也越來越熱鬧,淘金者不斷涌入,近十萬淘金者,也帶來了巨大的其它需求,因此呂宋現在有許多個淘金小鎮,秦家也建立了許多配套的商鋪、作坊,外面還有許多種植莊園,更有充當護衛力量的家丁隊伍。

  金銀城中的學生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多數是秦家收養的孤兒或棄嬰,從小撫養,秦家來到呂宋,也帶來了許多孩子,讓他們在這邊一邊讀書,一邊適應這里的情況,以為將來儲備人才。

  孩子們無父無母,且還是半工半讀,都很堅強努力。

  就算是才十一二歲的孩子,半工半讀之余,也還要兼負報曉這種差事。其實城中有鐘鼓樓,依據漏鐘記時,然后以鐘鼓向城中百姓報時。

  但學校還是安排了孩子們輪流早起報曉,除了沿途報時外,順便報一下天氣,兼投遞報紙的差事。

  報紙有金銀城自己印發的淘金報,也有隨船過來的報紙,如武安府發行的太平商報,廣州港發行的南方消息,朝廷長安和洛陽等發行的幾份大報等。

  隨著少年的高聲報時報天氣聲,金銀城也慢慢的蘇醒過來。

  做早點小食生意的推開門,把攤子支起來,開始把第一籠包子放上蒸鍋,那邊賣肉的鋪子,也已經把豬牛羊等宰殺好,將肉擺上案臺分割。

  一家家鋪子開門。

  城中的商販、工人或是管事們,也都陸續起床,開始一天新的生活。

  街角早點鋪的老板笑著沖少年道,“后生崽聲音夠亮啊,來,吃個包子。”

  少年卻笑著擺手謝過了。

  學校不允許學生們在街上收人的東西,哪怕是別人送的也不行,不過街坊商民們也都很感覺學生報的報曉和報天氣,尤其是這些孩子們不論刮風下雨,那都是風雨無阻,按時按點的。

  對于大早上還在床上的百姓們來說,報時和報天氣都是很有用的信息,畢竟這年頭也不是誰家都能水鐘刻漏這些的,不用起身便知道時間和外面的天氣多好。

  可以根據天氣情況,提前做好一天的安排。

  大家都想感謝一下,但學校規矩嚴格,少年們也都很自立自強,是堅決不會收任何一點好處的,哪怕就是一個包子也不行。

  于是到了如今,便也漸由商會、行會們自發組織,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兩天,會籌集一些物資到學校去慰問看望師生,給予一些幫助。東西可能也不多,一點米面糧油或是布料等,但這卻是一份難得的魚水之情,是受到金銀城秦家執事會的贊賞的。

  隨著這一聲聲報時,金銀城這座呂宋島上第一大城也開始熱鬧了起來。

  做為呂宋的中心,這里有許多店鋪作坊,最先開業的自然是一個個早點鋪子,碼頭區向來是最先熱鬧起來的地方。

  曹家從食、萬家饅頭店、武家蒸餅、石家胡麻煎餅,李四家北食店,金家南食店,丁家素茶店,史家瓠羹店等眾多都爭相開始吆喝起來。

  史家瓠羹店就以灌肺和炒肺最有名,而其它各家也基本上都有拿好的招牌早點,比如說石家的胡麻煎餅,丁家的八寶粥,李四家的羊雜湯,金家的鴨血粉絲,萬家的大饅頭等等。

  其它的什么煎白腸、五味肉粥、馓子、糍糕等各式各樣皆有,從某方面上來說,這里其實就跟武安太平港、鎮南交州港、廣州港等那些著名大港口差不多,因為南來北往的人多,人口流動性大,也就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美食。

  金銀城是個淘金城市,也是呂宋對外的港口,從中原過來的船都是先進金銀灣,沿金沙河在金銀城碼頭靠岸,上岸第一站也必然是金銀城。

  大量的淘金客來來往往,而呂宋島上采集到的豐富黃金,也會在金銀城中進行加工。

  這又使的金銀城里的金加工行業很繁榮,帶來了大量的產業工人,也吸引了許多買賣黃金的商人。

  同樣道理,有這么一個重要的產業在,吸引了如此多的淘金者和產業工人,圍繞著他們的吃喝住行等當然也有個很大的消費市場。

  這是一座工商型的港口城市,不比內陸傳統的城市,消費屬性更強。

  “吃碗粉吧。”

  島上熱,秦瑯一雙拖鞋一身薄衫,裝束打扮看著像是個早起的商人。

  秦瑯在潯州輕舟直下廣州,沒有驚動當地官員,便搭乘秦家的商船先去了福清港,再經澎湖到了流求島上,微服轉了一圈后,離臺南抵呂宋。

  隨船到了金銀港,也沒有公開身份,仍然只以一個隨船的小管事身份進城,他打算先來微服考察一番,看看這一年來,呂宋發展的如何,是否如他接到的報告中所說的那樣。

  同時,站在不同的角度,能看到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

  走進一家看著挺熱鬧的粉店,老板立即熱情的招呼,詢問他們幾個要吃什么粉,他們一行四五個,立馬被老板當成了大客戶。

  秦瑯在腸粉和豬腸粉之間猶豫了一下,最后決定還是吃清淡點,便點了個腸粉,老板熱情的推薦豬腸粉,說他家的豬腸味味道最正。

  成功的讓張超等幾個都點了豬腸粉,不過秦瑯堅持要了腸粉,另要了個椰子。

  金銀城的餐飲業很發達,這也是多數港口城市的一種普遍現象。

  腸粉味道不錯,椰子很鮮甜,最后一問價,椰子一文錢,腸粉兩文一份,這價格,真的已經是非常實惠了,甚至比太平港的還要便宜些了。

  本來秦瑯以為,呂宋突然涌入來十萬加的人,這物價方面肯定會節節攀升的,物價貴他是有心理準備的。

  可現在一份腸粉才兩文,一個這么新鮮的椰子才一文,這物價真不貴。

  秦瑯特意在碼頭轉了一圈,發現物價確實都還不貴,街頭還有人專門賣漿水的,也有直接賣椰汁的,統統一文錢。

  而賣胡餅的,二文,饅頭,一文。

  到中午的時候,秦瑯又特意逛了食肆飯店,炒蔬菜也只十文錢一份,而如煎魚、雞雜這些尋常小葷菜,也只十五錢一份。

  豬肉、羊肉、雞鴨這些相對貴些,魚肉比較便宜。

  茶、酒、糖都比較貴,如碼頭上賣的最便宜的茶也要二錢一碗,而店里最便宜的茶是十五錢一斤,但這種基本上就是屬于那種茶葉碎末了,普遍都得是上百文一斤了,而高檔的上千甚至上萬的都有。

  酒也是一樣,最劣的二三錢一碗,貴的幾百上千。

  秦瑯特意逛了下糧店,發現米份很穩定,四十五文一斗,而鹽價則恰好是四十五文一斤。

  斗米斤鹽。

  柴和炭倒是較貴。

  糧價不貴的原因也簡單,如今呂宋的種植園新建很多,這里不缺田地,秦家是直接運來奴隸墾荒種地,一年至少兩季,每畝平均能達到五石的收益,一個萬畝的種植莊園,有百來個農奴就夠了,一年卻能產出五萬石糧食,二十個莊園就是一百萬石糧。

  一個成年男丁一年也就七石糧食左右便夠,十萬人口一年也就消耗七十萬石。

  所以現在的呂宋島上,已經初步實現了糧食自給。

  雖說面粉、大豆、粉絲等許多食物現在還主要靠海運過來,但起碼基本的主糧已經能夠自給,這節約了大量的運力,也使的糧食價格很穩定。

  豬牛羊雞鴨這些價格較貴,則是現在養殖業還沒跟上來,許多還得從中原運來,雖說不要關稅,但成本還是提升了不少的。

  金銀城到處是淘金客和買金的商人,也導致了物價相對來說還是較高的,比一般內陸的州縣城確實物價較高,但比之兩京和廣交揚等大城,卻又還低些。

  可他也發現,除了一些小早餐鋪子小飯店是私人開設的,其它的種植園啊、礦場啊、作坊啊、鐵作坊等,基本上還都是秦家的產業。

  “還不夠啊!”

  張超卻覺得金銀島的發展超乎意料的猛,“還不夠?你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短短數年時間,你硬生生的在海外聚起這樣規模,還不滿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