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02章 白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灞上,一塊長安東南的高地,地形獨特,兵家形勝。東西兩面兩條河流夾灞上塬而流,塬上便是白鹿縣。

  關中有很多這種臺塬地形,尤其是關中西北。

  “不是說來釣魚嗎,怎么跑這塬上來了?”

  一路上塬皆是緩坡,天氣晴好,已經能在高高塬上遠眺到幾十里外的長安城了。

  塬上有著與長安城完全不一樣的風俗民情,比如說窯洞,長安城里可見不到窯洞,關中平原上也較少見。但在塬上,窯洞卻是很尋常的居住方式。

  塬上缺水,因此百姓收入不高,屬于較窮困的地區,也沒錢去蓋什么宅院,直接在塬坡上挖洞就好了,能有個安身之地,總也能給一家人帶來溫暖的。

  也只有那些地主老財們,才會修建更豪華的窯洞,甚至是采用磚砌等方式。

  馬周頭一次發現,原來煌煌長安城,站的高離的遠了,其實也顯得很小。

  “我喜歡這地方了,能將長安盡收眼底。這黃土很黃,卻也很淳樸,讓我想起我的家鄉了。”

  秦瑯笑笑,“站在這塬上,是不是跟長安城里的樂游原上類似?只是比樂游原更高,看的更遠,樂游原上也只能把半個長安收入眼底,這里卻能夠一覽無遺,而且還能遠離城市喧囂浮躁。”

  他帶著馬周一路前行,來到一處地方,前面,居然是一片很大的院落。

  白墻綠瓦,竟然是與關中,與塬上完全不同的建筑風格,好像是一片海市蜃樓一樣突立在那。

  “這風格喜歡嗎?”秦瑯有些得意的道,秦家的玻璃作坊其實就建在這灞上白鹿塬。

  近幾年,這里聚集了秦家從各地挑來的許多機靈的學徒伙計,也有不少有經驗的老工匠們,玻璃產業越來越大,秦家其它的產業這些年也是擴張迅猛。

  秦瑯現在已經不滿足于從其它家挖人了,也不好挖了,畢竟過去秦家產業規模小,只要待遇優,挖人還是可以的,但現在秦家商業已經成了龐然大物,光挖人已經喂不飽自己了。

  秦家開始自己培訓。

  這片微派建筑,是秦瑯親自設計的,他后世時曾去過黃山、婺源等地旅游,對那里的老徽州風建筑極為喜歡。

  馬頭墻,小綠瓦,總體的布局上,總是構思精巧,自然得體,講究的是個依山就勢。在平面布局上則規模靈活,變幻無窮,在空間結構和利用上,造型豐富,充滿韻律美。

  更別說其在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更是登峰造極,副石雕、木雕、磚雕為一體。

  徽式建筑就跟江南女子一般,小巧卻又精致,充滿韻味,尤其是在關中,在白鹿塬上這樣的地方,一對比起關中的粗獷來,就越發突顯那份格調雅致來了。

  秦瑯帶著馬周走進這些院子。

  馬周驚嘆連連。

  “層樓疊院、高脊飛檐,曲徑回廓,亭臺樓榭,組合在一起是這么和諧自然,這粉墻、綠瓦、馬頭墻,這些磚木石雕,天然,你居然不聲不響在這里弄出了一片江南園林?”

  “這是你新修的別院嗎?”

  馬周都有些妒忌起來了,他不妒忌秦瑯有錢,但妒忌秦瑯能夠享受如此雅致。

  “這是我新建的白鹿技校!”

  馬周疑惑。

  “白鹿技校,莫不是一座學校,為何不叫書院呢?”

  “因為這是一座專門面向百姓子弟,向他們傳授工商技能的學校,不學先賢大道,不學經史,而學技術。百工百技,農、工、商皆教,唯獨不傳授大道。”

  這下馬周更不解了,“為何?”

  “因為天下間并不是人人如你這般有能力,也不是人人如你這般運氣好,貧家子弟有幾個能讀的起書呢?雖然如今圣人放開科舉,給了無數寒門士子科舉入仕,一個鯉魚躍龍門的機會,但是,事實上想要供養一個讀書人,沒有百十畝地是不夠的,絕大數的百姓之家,都是無法長期供養一個讀書人的。”

  對于絕大多數百姓來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父親是什么職業,兒子將來便是什么職業。父親是個石匠,兒子以后便也是個石匠,父親是個農夫,兒子也只會是個農夫。

  想要跨越階層,幾無可能,就連跨越職業,都是極難的。

  人們辛苦忙碌奔波,一年到頭,只為那碎銀幾兩,可是賺到的錢也是左手進右手出,能夠勉強維持一家溫飽,都是極難得的,更別說還有余錢,或是剩余的精力去做其它的。

  隨便一場災病,都能把一個家庭掀翻在地。

  “白鹿書院會教識字,會教算術,會教各式技能,每一個學生,都由秦家從各地招收的學徒中精選過來,他們一旦被選中,都會要求和秦家簽訂一份雇傭契約。簽約后,秦家會出錢送他們來這里學習,根據天賦分配他們學習不同的技能,將來畢業后,再分配到各個工坊或是各處商隊商鋪去。”

  秦家得到的是忠心穩固的工匠,管理,而那些孩子學成技術,也能得到更好的待遇,雙方共贏的局面。

  “有些人會在這里專學算術,將來走出去后成為賬房、出納,又或是學習駕車掌船,或是學習制造,或是學習管理,都是定向培養。”

  馬周深為震驚,他從沒想過,還有這樣的學校。

  士人瞧不起工商,看不起奇技淫巧,但是不僅科技離不開這些,就是經濟發展也同樣離不開這些。

  傳統都是師傅帶徒弟,精挑細選弟子,一對一的教帶,一日為師,終生為師,要經過漫長的學徒期,然后又是漫長的伙計期,等到真正能夠獨立的時候,基本上師傅也已經老了。

  沒有誰會輕易的把自己的技術教授給弟子,就算教,也總要藏上幾招,以免教會師傅餓死弟子。

  故此,在民間,就算想學門手藝,也絕不容易的。

  往往幾歲就開始拜入門下,學徒期起碼十年,這十年差不多就是個奴仆一樣,不僅要學藝,各種雜活也都要干。學徒期滿,還得有個起碼十年的伙計期,只能領一點點的工錢,幫著師傅干活。

  對于普通的百姓來說,送一個孩子去學藝,其實成本也很大,孩子等于是送人了一樣,可能得十幾二十年后,才能回到家庭,孝敬父母。跟把孩子送去寺院出家,其實也沒太大區別了。

  朝廷為國子監,有四門學,有崇賢館,有弘文館,也有各地的州學縣學,名門士族還有家學,但是學問這東西,這年頭不是一般百姓有機會接觸的到,和接觸的起的。

  紙墨筆硯和書籍,雖然如今已經大為便宜,但依然很貴,一本書可能就得十幾畝地一年的收成。一支筆,可能得要幾擔谷子。

  秦家需要更多的工匠,也不能滿足于傳統師傅們那種帶徒模式,膨脹的產業擴張,需要的人太多,只能打破陳規舊例。

  白鹿技校是秦瑯的主張,驚世的創舉,重金請來許多經驗豐富的各行各業的老師傅老匠人老管事,讓他們批量化的教授,一批批的培訓,然后分配。

  只要被挑選中,簽訂契約后,學徒期就能開始領工錢,雖然也不算太多,但他們平時的日常衣食住宿等都由秦家包了,所以這份工錢,已經可以拿回家孝敬父母,補貼家用。

  隨著一年年增長,這份工錢越來越多,當他們正式分配工作后,便能憑自己的技術,拿到比普通人高的多的工錢。

  而從學徒到一位技術工,短則三年,長則五年,大大縮短了時間,到了崗位后,還可以邊干邊學。秦家不僅給所有的管事們訂下了二十九級等級,就連所有的工人,也都還有等級。

  不同的等級,拿不同的工錢,技術提升,或管理能力的提升,等級都能得到提升,工錢也得到提升。

  “你的想法真是太奇特了,居然為了自家的學徒、伙計們,專門建了一座這么漂亮的書院!”

  “是技校,不是書院,我若叫它書院,只怕會有無數的世家名門要來罵我了。我可不敢有辱斯文!”秦瑯呵呵笑道。

  馬周有些心情復雜。

  “這些房屋院子建的真漂亮,若是這里改成書院,幾百上千學子在這里誦讀圣賢之書,多好啊。”

  秦瑯呵呵一笑,“天下讀圣賢書的學校何其之多?僅長安國子監就有八千名學生了,東都洛陽也在籌備新建一所東都國子監,到時也要招數千學生,更別說天下三百多州,一千余縣,都有官學,學生何其多也?但是專門的技院,卻沒有一個。”

  “天下的學校再多,可也沒有幾個是真正向百姓子弟敞開的,而這白鹿技校將是一個改變,這是第一所技校,將來我還會建更多的技校。我會有自己的專門的礦冶技校,教授堪探開采冶煉,也會有專門的制造技校,造車造船造農具,有專門的建筑技校,專門修路筑城建房子,有專門的紡織技校,有專門的畜牧技校·····”

  馬周聽的驚呆了。

  天下更多的還是普通百姓,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名門,朝廷開了科舉之門又如何,千軍萬馬獨木橋,三年一科的進士科,一科才錄多少個,而又有多少是那些士族名門或官僚地主豪強們的子弟,普通百姓能闖出來的能有幾個?

  對于普通百姓們來說,真正實在的還是學門手藝傍身,有了手藝,走到哪里都有口飯吃。

  僅僅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其實僅能解決溫飽,是不可能富的了的。只有再學門手藝的農民,才有可能過上好日子,這是事實。就算是后世,農民也得外出打工,才能蓋的起新房娶的上老婆,光靠種地,沒幾個能攢下余錢的。

  當然,秦瑯走這條路,自然也是對自己大有好處的。資本家們也是無利不起早的,高投入自然期望的是高回報!

  請:m.biqubook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