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86章、做木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那正好組織起來,先建一個豬場,正好木匠石匠都能用上了。”李遠山說道。豬可不比雞,雞圈隨便用木板攔著都成,但是豬力氣大,嘴巴厲害,木板可攔不住,地基和下半截墻得用石頭砌,不然經不起它們折騰。

  養豬場跟養雞場一樣,建在村子東南邊四百米之外,恰好被矮山余脈擋住,這樣村里的空氣就沒有臭味了。其實按照李遠山的想法,雞場豬場包括以后的羊場,都應該建到后山去,那邊寬闊得很,而且舉例村子可以遠點,這樣更不會影響村子的空氣質量了。不過,后山雖然樹木已經被砍得差不多了,卻一樣不屬于生產隊所有。

  采石,燒石灰,挖基腳,做柱子門窗,砌墻,人多力量大,尤其是這種建來養豬的圈舍,也就是下半截費力,上面搭個茅草頂就行了。瀝瀝拉拉半個月,豬圈就成型了,將生產隊大大小小二十來頭豬趕過去,李遠山笑道:“這以后村里就不會那么臭了。”

  “那個講的?”楊光信笑道,“現在養雞養豬放開了,明年大家自己也會增加。就說你家,明年難道不養上兩頭豬,十幾只雞?”

  “農村人還怕糞臭?”楊光勝也呵呵笑道,“不怕糞臭,就怕沒有,往年還要上山撿呢。”如果糞多,就算不用到自家自留地里,也可以送到生產隊合種的地里,這也是算工分的。

  “誰說農村人就不怕臭了?那是因為你沒感受過。我們村是糞坑挖得大,有些糞坑小的地方,一場大雨,糞坑就滿了,流得路上到處都是,接著太陽出來一曬,哈哈哈……”李遠山嘿嘿笑著回了楊光勝一句,才回答楊光信道,“我家算了。豬就養一頭,不增加了,最多再多養幾只雞。豬養多了又要割豬草,又要煮豬食,麻煩得很。養一頭豬喂點糠皮糧食就行了,不用割豬草。”生產隊養是生產隊養,自家養是自家養,并不沖突,想多養也行,只要不怕麻煩。

  “嗯,我覺得我家也該這樣,我們上工一忙起來,就沒時間割豬草了。”楊明東也同意李遠山的想法,說道,“小國和小玉要讀書,讓他們花這些時間去割豬草,不如用在學習上。”

  “就是。而且豬場養的豬,最后還不是我們生產隊分,沒什么區別嘛!”李遠山笑道,“小點的孩子們的就讓他們好好讀書,這才是正經事。”

  第二天,學木工的就來了李遠山家,誰叫李遠山木工做的不錯呢。左邊宋梅幾人在聽江明月講題,這樣堂屋右邊的房間就成了做木工的地方,擺上木馬,架上一根一面平,直徑一尺左右,三米來長的樹干,就可以開始了。

  “木工簡單的一般就是做點家具,什么桌子椅子柜子這些,只要尺寸量對了,一般就不容易出錯,就算后面拼起來差一丁點,也可以改。”李遠山說道,“不比建瓦房,那么多根柱子,那么多榫眼,柱子還重,架起來榫眼不齊可就難修改了,而且主人家是很忌諱這個的。走,去樓上去搬幾塊方(粗加工成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木材)來,你們先動手做把椅子試試。”

  楊明義先爬上樓,一眼看見樓上有好幾堆,問道:“遠山哥,拿哪一堆的?”

  李遠山跟著上來,指了一堆杉木的,說道:“拿這一堆的,那一堆是青岡樹的,這料子給你們用糟蹋了。”

  “青岡樹不就是雜木嗎?沒什么大用,燒岡炭(青岡樹木炭)倒是可以。”楊明義說道。

  “那是因為青岡樹一般長不直,所以大料難得。”李遠山笑道,“不過它的木材又重又硬,不容易損壞,做小件家具適合得很,用的時間長點油亮油亮的,可比杉木松木這些好多了。”

  “你家的桌子板凳就是青岡樹做的吧?看起來是好看。”楊明義說道。

  “是啊。”李遠山說道,“你如果也喜歡,那就學會了自己做。”

  “我就算會做,也做不出那些雕花。”楊明義笑道,“還有那些木雕,遠山哥,要不你送我做一個?”

  “行啊,”李遠山笑道,“不過只能挑件小的啊,大的可不給你。等你以后結婚的時候,我另外雕一件送你。”

  材料拿下來,先讓他們量尺寸,接著商量如何用料,李遠山在旁邊也稍微提點一下。商量好之后開始動手,鋸子、推刨、鑿子換著來。

  見幾人做的有模有樣,看來這段時間建養豬場大家都學會使用這些工具了,李遠山說道:“嗯,你們先做著啊,我去做飯去了。”

  “哈哈,學木工還提供飯啊?好得很!”楊明東笑道。

  “嗯,這不是剛分糧食嗎?”李遠山笑道,“其他的沒有,山藥(紅薯)煮面糊糊管飽!”

  “面糊糊?要不要這么摳啊!”楊明義叫道,“起碼也要煮包谷飯嘛,不然不頂餓。”

  “哈,你說的確實有道理,問題是,十多個人,你們還都是大肚漢,沒這么大的甑子,你讓我怎么煮?”李遠山笑道,“所以煮面糊糊實在是現在最好的選擇了。”

  “誰說的?”寨方平笑道,“煮米稀飯也是可以的。”

  “什么米稀飯啊,鍋里也可以煮米飯的。水放合適,火燒小點,開始的時候多和幾次,煮出來的米飯比用甑子蒸的還香。”宋瑜笑道,“我經常這樣做。”

  “行,一會兒我試試。”李遠山笑道,“不過這人多,鍋底容易糊,到時候煮糊了你們也得吃完啊。”

  “只要不是夾生飯,糊了就糊了,總比面糊糊好。”楊明義笑道。

  “你們就不要說笑了。”楊明仁說道,“每家一年就分那么點糧食,尤其是遠山哥家,自己吃都緊巴巴的,我們還是回家吃。”現在分量采用的方式是人五勞五,也就是生產隊給社員分糧食的時候,將糧食平均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按工分分,一部分按人口均分,小孩雖然不上工沒有工分,分不到錢和這部分糧食,但按照人口分的那部分他們也有份。而小孩吃得少,他們的口糧一年下來還有點剩余。這已經算好的了,前些年按人八勞二算的時候,小孩多的人家不用怎么干活都能養活,同樣干活的,小孩少的人家日子過得倒不如小孩多的人家。這樣一來挫傷了勞動的積極性,糧食產量下降,并且都努力生孩子去了,這就導致農村越來越貧困。

  “這我就放心了。”李遠山笑道,“不然我家還不得被你們吃垮!地主家也沒余糧啊!呵呵……”

  大家這是說笑,這個年頭,可真不能輕易去別人家吃飯,因為糧食太少,你吃一點,他吃一點,最后的結果可能就是主人家要餓肚子。楊明菊、宋相他們這段時間在這里學習,一樣到飯點回家吃了飯再來。

  李遠山淘了米放進砂鍋里,然后端到火上開煮。楊明竹笑道,“你們每次煮飯,香味一出來我就學不進去了。”

  “正常正常,是這米飯太香了。”李遠山笑道,“要換成我,我也學不進去。”

  煮上米飯,去菜園子摘菜回來洗凈,準備好之后李遠山又去看看大家做得如何。

  打眼一看,李遠山就發現了問題,笑道:“這兩根后腳(連著椅子靠背的椅子腿)不一樣啊。”

  楊明東和宋瑜聽了停下,拿過一比,確實不一樣,彎曲程度不同。楊明東說道:“改是不能改了,重新做一條吧。我覺得我這條做的更好,姐夫,要不你再做一條?”

  “是你沒按圖紙來好不好。”宋瑜說道。

  “但是我覺得我做的這根更好,這樣做出來的椅子靠著更舒服。”楊明東笑道。

  “舒服個屁。”李遠山笑道,“你這個就是不上不下的,做成的椅子靠背太往后了,人坐著找不到靠的地方,而且往后靠速度快了,還容易靠翻。而且這些是松木,松木材質不好,彎曲的幅度大了,容易斷裂。”

  幾個人合作做一把椅子,比一個人還難,到吃早飯的時候,他們才勉強湊成一把椅子。李遠讓他們坐著感受了一下,說道:“椅子是勉強做出來了,就是手藝太差,拆了燒火吧。”

  “這可不行,這是我們做出的第一個東西,多有紀念意義啊!可不能燒了。”宋瑜說道。

  “那你們自己拿回去。”李遠山笑道。

  “明東,要不你帶回去?”宋瑜說道。

  “我就算了。”楊明東直搖頭,說道,“我家不缺椅子。”

  “明仁?”

  “呃,我覺得還是拆了燒火比較好。”楊明仁說道。

  “小平?”

  “我跟老表想的一樣。”楊明仁楊明義的老媽,是他嬢嬢(姑姑)。

  最后這把椅子還是逃不過當柴燒的命運。

  回家吃過飯再來,繼續開工,李遠山也拿了一截青岡木在一邊雕刻。

  “這你雕的是什么?”宋瑜問道。

  “雕個雀兒。”李遠山說道。

  “嗯……幫我雕一個。”宋瑜說道。

高速文字章節列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