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為什么?!!為什么要殺凱奇!!!”伊蓮娜沒有在乎自己身前的夜梟,而是死死的盯著那個怪人,她并沒有認出他是誰,但在凱奇喊出吉布森之后,伊蓮娜和凱奇這么多年合作的默契自然能夠猜的的出來,眼前之人就是吉布森!!!

  “所以一開始你就是在騙我們!你的能力……你就是讓我們從斯塔克集團偷出那件東西,用在自己身上對么?!!”

  伊蓮娜又不傻,從凱奇的反應,她猜出眼前之人就是吉布森,那吉布森為什么會變成這幅鬼樣子,就很容易理解了。畢竟他們偷出來的東西,就是交給了吉布森,偷出來之后,那玩意有什么作用,他們怎么可能不去了解呢?之前他們沒想過吉布森會使用,可現在什么都說得通了。

  尼克·弗瑞其實比伊蓮娜更加憤怒。

  特么的還是晚了一步,托尼動手的太快了。現在極限特工徹底沒救了。活下來的人,也沒辦法信任了,別的不說,他們為什么會聚集在一起,而作為長官的他,居然一點都不知道,就能說明很多東西了!

  這群人不值得信任了。

  所以尼克·弗瑞果斷出手,干掉他們!

  雖然極限戰士對他了解的并不多,可只要有一丁點泄漏的可能,他都要抹殺!

  “為什么?為什么要背叛我們?!!”伊蓮娜始蹤不敢相信這一切。

  被托尼干掉……她其實并不怎么傷心,都干這一行了,總有一天會死于非命,是基本素質。可……被自己人背叛,而且這個人還被他們如此的信任!

  “是你們先背叛的我!”尼克·弗瑞終于忍不住了。

  他一直害怕別人背叛自己,可實際上……他一直在被背叛……這真的很諷刺。尼克·弗瑞非常多疑,他不信任任何人,什么事都會藏一手,甚至藏幾手,他永遠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同時非常確信的認為,這個世界從沒什么忠誠,忠誠只是背叛的價碼不夠高。

  所以他總是在布置暗棋,并設計出層層防護網保護自己,最大限度的防止自己被背叛。

  可諷刺的是,他不是在被背叛,就是在被背叛的路上!

  這恰恰又證明了,他的理論沒錯。

  何等的悲哀。

  “是我把你們從爛泥的生活中拉出來,是我讓你們變得對這個世界有益,還是我,讓你們從一文不值變成現在的樣子!可你們呢?你們居然打算背叛我!!!”

  “我們是為國家做事!不是為你!!!”伊蓮娜喊道。

  “哈!國家!別傻了好么?從始至終,除了我,誰在乎你們?國家?這個國家誰也不在乎!我為這個國家做了這么多!可他們呢?還不是在拋棄我的時候,連看都沒看我一眼!”

  尼克·弗瑞有點真情流露了……

  他真的這么想的。

  他始終覺得,自己為了這個國家,這個世界做了那么多事情,可得到了什么?不過只是幾次失誤,他們就讓成為了叛徒,甚至連辯解的資格都沒有!

  他非常清楚這個國家的運轉方式。

  在這個國度,平民的死活其實并不重要!

  美國文化一直表現出對死亡的冷漠。在國家成立之初,它關于平等和民主革命的勝利言論掩蓋了對奴隸制的任何承認,也掩蓋了對其原住民的種族滅絕。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里,美國不間斷的戰爭、征服和剝削的歷史給公眾帶來了太多的舒適。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人民通過鈍器創傷和高科技謀殺手段了解到,美國對民主的支持往往是一種威脅,而不是一份禮物。一個年復一年地繼續在軍事防御上花費比在社會發展項目上更多的錢的國家,正在走向精神死亡。即使在美國本土,也有(現在仍然有)一個受害者等級制度。從貧困的城市社區到荒涼的印第安保留地,數百萬美國人飽受疾病、創傷和貧困之苦,而他們周圍的社會卻無休止地吹噓自己的財富和偉大。美國力量的冷漠,其積極的右翼支持者,及其冷漠的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構建了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某些死亡發生在邊緣,眼不見心不煩。當需要在地方、州或聯邦預算中分配資源,或者在危急時刻制定政策時,這一點對那些關注的人來說變得顯而易見。

  對于美國政府來說,民眾從來不是國家的主人!

  盡管美國存在一人一票,兩黨輪值等形式上的民主制度,但在資本主義的制度背景下,美國的真正主人絕不是廣大選民,而是那些資本家。《貨幣戰爭》一書中,曾提及梅耶·羅斯柴爾德的一段話:“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這句話,一語道破了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關系的本質特征——西方所謂“民主政治”的本質,就是金錢政治,大資本家才是西方國家的真正主人。在美國現行體制中,有很多比美國建國歷史還要悠久的大財團,他們壟斷了石油、通訊、傳媒經濟命脈行業。因此,美國的真正主人,并非指的是某一個人,而是一群大資本家。

  比如,美國曾長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民主黨是屬于摩根家族的,共和黨是屬于洛克菲勒家族的”。這些幕后主使的一言一行,對美國政治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只要這些真正的資本不動搖。

  那么美國就不會有事。

  至于民眾?

  拜托!美國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他們的人口一直都是從全世界各地來的!

  對于他們來說,底層民眾死再多也沒問題,反正有全世界輸血!

  他們甚至覺得多死一些人,更有利于他們。畢竟新加入的移民是妥妥的廉價勞動力!

  美國人別看一直說什么排斥非法移民……可實際上美國離不開非法移民!

  對于普通人來說,非法移民當然不好,他們把治安搞壞了,搶走了本地人的工作,普通人當然不滿?

  可對資本家來說,非法移民太棒了,他們不會參加工會、工資低、更加勤奮、同時還可以合法壓榨!有什么比這個更好的耗材?

  所以美國對于非法移民的看法一直兩極分化。

  越是底層,就越是敵視非法移民,可越是往上走,就越是歡迎移民。

  因為移民只會和底層人搶飯碗,而上層人就不一樣了,這些移民只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利潤!

  更何況,美國什么時候是民主國家了?

  談到美國,就不能不談他的民主選舉的政治制度,這似乎是美國的立國之本。可是,讓很多人感到吃驚的是,這個民主政治的規則在美國建立之初就不存在,也就是說,美國并不像官方吹噓的那樣,是以民主開國的。在世界人民的眼中,美國是一個讓人又恨又羨慕的國家,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強大,而且越來越強大。美國的強大固然有它的歷史機遇,但毫無疑問和它的政治體制有關。不管對美國有多大的仇恨,只要是有理智的人,都承認美國的政治體系絕對不是世界上最壞的。在崇拜美國的人眼中,美國的政治體系就和《圣經》一樣,值得一字一句地反復地學習和朗誦,直到達到一句頂一萬句的水平。世界上頗有一些國家全套照搬美國的政治體系,但基本上沒有成功的例子,甚至比他們原有的政治體系還糟。

  因為他們的運作方式和他們的宣傳根本不一樣!

  美國政治游戲最根本的規則是什么?美國憲法。只有了解了憲法,我們才能了解美國。

  美國獨立戰爭從未為民主而戰!

  1775年,列克星敦槍聲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這場戰爭,源于美國高速發展的工業體系和海洋貿易體系,對英國宗主國固有的經濟體制形成了對壘的局面,并遭遇到了英國宗主國的強烈鎮壓而爆發的。這場戰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大量的民兵團體,而這些民兵團體又是占美國90人口的廣大中小農場主組成的。獨立戰爭打了8年,共有40萬人參軍,占到了當年美國壯年男人的50,戰爭勝利之后,這些退伍民兵不僅受到了戰火的摧殘,他們還要承受勞動力短缺帶來的影響,再加上英國戰敗之后對美國實行了經濟制裁,導致美國農場主全部陷入負債。而美國各州又各自為政,強制收回他們的農場以清償負債。但是廣大農場主認為,他們在獨立戰爭中付出了太多,要求公平分配財富,這種激烈的沖突讓美國各州陷入了劇烈的動蕩,引發了美國中下層對統治階級的起義,歷史上稱之為謝思叛亂。這種大規模叛亂一直持續了半年多才平叛下來。

  這件事情對當時美國的統治階級產生影響是巨大的,他們包括以波士頓為首的大商業集團、制造業集團、金融集團和土地投資商集團。他們在獨立戰爭之前,認為國家主要的危險來自于暴君,暴君的獨裁會威脅到私人的財產安全,但是到謝思叛亂之后,他們發現暴民比暴君更可怕,權力如果握在多數人的手里,就會產生多數人的暴政。那時候,美國精英所咒罵的都是民主,因為民主必然會導致均貧富,進而沖擊到少數人的財產權。其實,民主和自由這兩個詞本質上矛盾的,民主是朝著均貧富的方向發展,是少數服從多數,而自由則是對私人財產的保護,是必然導致貧富分化的。但是美國精英們,既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又要維護個人的財產,而美國憲法,就在這樣矛盾的背景下孕育出來。

  其實在1776年美國發表《獨立宣言》,1777年創建邦聯體制之前,美國13個殖民地早已宣布了自己的獨立,制定了自己的憲法,成為了意義上的主權國家。但是由于英國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一系列法案和政策,導致各個殖民地之間無休止的爭端,包括領土、貨幣、債務等等各方面,進而產生了嚴重的經濟衰退。這種經濟衰退嚴重侵犯了四大集團的利益,沒有一個穩定的國家環境和商業環境,他們的生意無法正常的展開,他們渴求一個中央集權的聯邦制產生,要把征稅權、貨幣權、立法權、司法權、外交權、財權、君權集中在中央政府。而當時的邦聯政府軟弱、無能,他們決心繞開現在的邦聯政府,直接制定憲法并強行推行。

  美國憲法的核心——少數人的財產權需要得到特殊的保護!

  美國父麥迪遜:“我們的憲政機器要設計的足夠復雜,以避免人民輕易地改變它。”

  787年,美國制憲會議召開。照理講,美國既然是民主人權的燈塔,那他的憲法理應為它的意識形態而服務,應該為了多數人的權利而制定,更應該通過人民的投票來決定它是否被通過。然而太多的應該,往往只存在于多數人的幻想之中。其實,美國的憲法從一開始,就從來不是為了民主而制定的,它只是一小群有產者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創造的,是利益集團妥協的產物。制憲會議只是55個人的閉門會議,憲法也只是39個人聯名簽署,最后不到2000個人批準產生的,與美國90的廣大人民沒有任何關系,也從未進行過任何民主投票,這55個人也不是人民推選出來的,而是由各州政府推選出來的,這里面一個中小利益代表者都沒有,他們都是四大集團和奴隸主的代表。這些人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所有權利向聯邦政府集中,用來保護他們的財產權。在這55個人之中,制憲會議的靈魂人物——憲法之父麥迪遜認為,人類自古以來圍繞財產利益而展開的派系斗爭,靠宗教、道德的約束力是根本沒有用的,在派系斗爭發展到極端危險的境地,多數農場主就有可能形成壓倒性的優勢,去侵犯少數人的利益。而美國憲法就是要有效地約束多數人,這就要求憲法設計的足夠復雜,并且權力相互制衡,用這種體制來控制多數人,防止多數人的暴政。其次,這套體系還要保證平民政治的精神和形式,這就催生了三權分立。這個制憲精神得到了會議代表一致的認可。

  因此,美國制度設計的本意就是要克服大多數人的意志,維護少數的權利。在制憲問題上,當時討論的最多的就是如何避免“多數的暴政”,防止多數人民有一天要通過民主的制度來分他們的財富。從定義上講,多數人指的就是民主,少數服從多數是民主的重要原則,那么所謂“多數的暴政”其實就等同于民主的暴政,所以美國的建國之父們,建立了一個精英治國的憲政制度。雖然建國之后,美國政治里的民主力量不斷上升,但是精英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所以,美國的憲政機器需要設計的極其復雜,要讓平民永遠無法通過程序而推翻精英統治。

  表面的民主,核心的限制民主!

  間接選舉,這種上世紀的選舉制度早就應該廢除了,但是卻由于美國憲法的不可改革性,至今仍然存續于美國社會中,什么樣的機器能夠做到如此強大的控制能力?這就要從其憲法復雜性來了解。一般我們在聯想美國大選的時候,都會認為美國采取的是一人一票的直選制度,即我可以直接投票給我選中的候選人,從而反映到全國的計票系統中。然而,現實卻并非如此,美國選舉采用的是間接選舉,他們雖然選票上選擇的是總統候選人,但其實這一票最終是要由各州的選舉人投出,而選舉人是由各州議會推選出來的,然后再由選舉人在12月底的時候對總統進行最終的投票,之后在1月份開票,公布美國真正的候選總統。為何選舉總統要設計如此復雜的一套體系?這就涉及到設計這套體系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如何防止多數派掌權。如果在全國投票時選出來的候選總統不合適,那么就有可能在第二次選舉人計票時,選舉人采取倒戈來推翻之前的選舉。雖然美國歷史上因為選舉人倒戈而最終改變結果的例子還沒有,但是這種倒戈的戲碼卻并不罕見。

  總之,美國從根子上,就不是很多人認為的所謂的民主,他們的主要宗旨,就是所謂的反抗‘多數人的暴政’!

  而這也注定了,民眾的大量死亡,其實并不會被真正的掌權者在意。

  因為民眾要多少有多少,本土不夠,外面有的是!

  尼克·弗瑞從始至終都是這樣認為的,他不在乎自己造成了多少傷亡……因為一切都可以被掩蓋,被修改!

  可他呢?

  他做了那么多,為什么美國政府第一時間被拋棄?

  他才是那個被國家背叛的人!

  他不是叛徒,美國才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