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158 死都難謝天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海軍內部的潛規則,打仗的時候下手毫不留情,戰斗結束還是要幫忙撈人的。

  英國人自然也要遵守這個規則,不過“喬治五世”和一眾戰列艦、航空母艦、巡洋艦都裝沒看到正在海水里掙扎的德國水兵,各派出一艘驅逐艦例行公事。

  不過英國人的效率也真是慢,釋放個救生艇恨不得拖一個小時,撈上來一個人之后,別管船上還有幾個空位,別管水里的德國水兵如何苦苦哀求,馬上轉身就走。

  南部非洲海軍還是盡職盡責的,最起碼會等救生艇上裝滿人之后再返回,效率比英國人高很多。

  不過就在兩艘驅逐艦撈人的時候,艦隊突然拉響戰斗警報,一艘南部非洲驅逐艦發現附近有疑似德國潛艇活動。

  雖然潛艇并沒有核實,所有南部非洲軍艦和英軍戰艦還是以最快的速度撤離,這充分說明德國潛艇對盟軍戰艦的威脅還是很大的。

  水里的德國水兵就傻了眼。

  不能說盟軍沒救人,只是效率不怎么高就是了。

  不過這也是大英帝國的傳統,皇家海軍效率本來就不高,人盡皆知。

  至于南部非洲海軍。

  同樣都是只派出一艘驅逐艦,南部非洲海軍的驅逐艦撈起來98名落水的德國水兵,英國驅逐艦只救起13個人。

  這就是差別。

  消息傳回南部非洲,對于沒能逼迫西班牙人站隊,羅克稍有遺憾。

  當然也無所謂,巴巴羅薩計劃啟動在即,佛朗哥遲早會做出選擇,羅克幾十年都等了,不在乎這幾十天。

  羅克不著急,對于克里特島的德軍來說就是度日如年。

  表面上看,德軍距離完成占領克里特島全島的任務越來越近。

  6月8號,在激戰一個星期之后,德軍終于攻破143師陣地,向著勝利邁出了一大步。

  不過戰斗過程讓威廉·李斯特頗為尷尬。

  為了攻破143師的防線,威廉·李斯特前后派出三支部隊,直到裝甲第17師參與才最終成功,在這個過程中,德軍一共損失4600余人,近70輛坦克被擊毀,空軍損失各類戰機近200架。

  到現在威廉·李斯特還不知道南部非洲第143師的損失有多少。

  參考德軍和盟軍作戰的經驗,威廉·李斯特的參謀們估計南部非洲第143師的損失至少在25000人以上。

  這就純屬瞎扯。

  第143師是南部非洲聯盟部隊,齊裝滿員一共15000人,哪來的兩萬五?

  如果參考陣地損失程度,威廉·李斯特估計,南部非洲第143師的損失情況不會超過1500人。

  這同樣讓威廉·李斯特無法接受。

  雖然正常情況下,進攻部隊的損失會比防守部隊多一些,但是多出來這么多也沒辦法解釋。

  畢竟進攻的德軍擁有裝甲部隊。

  第143師則是純步兵。

  還好,戰斗進行了一個星期之后,就在威廉·李斯特對于攻破第143師陣地已經開始絕望的時候,第143師主動撤退了。

  也不能說是主動撤退。

  威廉·李斯特還是很有能力的,在派出部隊正面攻擊第143師陣地的同時,威廉·李斯特派出部隊向第143師側翼迂回,準備將第143師徹底包圍。

  前文多次介紹過,克里特島的地形情況復雜,南部非洲軍隊在撤退的時候又實行了焦土政策,將山區里的道路和橋梁全部破壞,迂回的德軍也是吃盡了苦頭。

  效果肯定還是有。

  克里特島只剩下南部非洲軍隊孤軍奮戰,其他盟軍都已經全部撤退,第143師的指揮官很聰明,在迂回部隊即將抵達預定位置時主動撤退,將陣地讓給德國人。

  表面上看是德軍獲得了勝利。

  但是威廉·李斯特卻感受不到絲毫勝利的喜悅。

  沒等威廉·李斯特品嘗勝利的“苦澀”,德軍前路又遭到南部非洲軍隊的狙擊。

  這一次是來自剛果王國的第176師。

  讓威廉·李斯特很無奈的是,第176師的陣地,比143師的陣地更堅固。

  畢竟在143師和德軍激戰的這一個星期內,第176師一直在修整工事。

  而且還時間不足,不足以修建完整防御系統的第143師不同,第176師的防御體系將側翼的山區也包括在內,德軍在這種特殊的地形中,再想迂回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山區是無法部署裝甲部隊的。

  平原上軍隊要防御很困難,需要完整的防御體系才能對進攻的軍隊制造充分殺傷。

  山區里某些特殊位置,只需要部署一挺機槍,那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要有充足的子彈,可以打到天荒地老。

  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對峙,一戰的塹壕戰就是這么來的。

  可是威廉·李斯特沒有太多時間跟南部非洲人慢慢耗,巴巴羅薩計劃發起在即,小胡子對于威廉·李斯特的不滿正在累積。

  所以德國人只能拼命強攻。

  不得不說,拿出拼命勁頭的德國人還是很難對付的。

  有一說一,這個時代的軍隊,對于戰術的掌握完善程度,德國人在歐洲確實是個中翹楚。

  有了之前的經驗,威廉·李斯特在接下來的戰斗中全力以赴。

  和歐戰爆發之初,德軍的戰斗力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至少在步炮協同和步坦協同方面,德軍已經臻至化境。

  確切點說,在坦克加入之后,德軍完全就是踩著炸點向第176師的陣地發起進攻,這導致第176師挖的坑道完全失去作用,如果再向以前那樣等炮彈落點向后方陣地延伸,這邊在進入陣地,那恐怕部隊還沒有進入陣地,德國人的履帶就已經碾到戰壕頂。

  那還能說什么,拋開武器裝備,南部非洲軍隊在勇氣方面,同樣不輸于德國人。

  戰斗開始的第一天,德軍憑借近乎完美的步炮協同和步坦協同,在第一次攻擊的時候就成功攻入第176師199團的陣地。

  措手不及的南部非洲軍官們沒有退縮,他們率領部隊和德國人進行了殘酷的白刃戰,最終在付出慘痛代價之后將德國人趕出陣地,這一仗德國人的損失在千人以上。

  第199團也傷亡近八百人。

  標準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第199團在戰斗爆發的第一天就被打殘。谷  南部非洲軍隊這時候才如夢方醒,德軍在組織第二次進攻的時候,就遭到南部非洲空軍,和南部非洲炮兵的狂轟濫炸。

  在炮兵這方面,南部非洲軍隊擁有的實力比德國人更強大。

  迫擊炮雙方都有,但是在大口徑火炮上,南部非洲軍隊數量絕對占優。

  更何況南部非洲還裝備了火箭炮,這種不算是新武器的武器,讓德國人吃足了苦頭。

  上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南部非洲出現多種新武器,火箭炮是其中一種。

  早期的火箭炮精度不高,威力也不大,在南部非洲軍中并不太受重視。

  羅伯特·戈達德來到南部非洲之后,南部非洲的火箭炮有了長足進步。

  有了羅伯特·戈達德的技術,南部非洲工程師們唯一的任務是將火箭做得更大,裝藥更多,飛的更遠——

  在尼古拉·特斯拉加入之后,南部非洲近年甚至已經開始研究制導火箭,只不過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才沒有應用到戰爭中。

  即便如此也夠德國人喝一壺。

  火箭炮跟火炮相比最大的優勢在于移動性。

  這一點對于所有重火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僅僅是火箭,南部非洲軍隊的機槍,也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在一個射擊位不能停留太久,否則就會遭到各種迫擊炮的集火打擊。

  火炮陣地也一樣。

  德國人對于火炮的使用,熟練度不在南部非洲軍隊之下,南部非洲的炮兵陣地開火后,德過炮兵中的“科學家”們,很快就能計算出南部非洲軍隊炮兵陣地的位置,繼而組織炮兵進行火力反制。

  南部非洲軍隊當然也一樣,在越來越多光學儀器投入使用之后,南部非洲軍隊同樣擁有強大的火力反制能力,德軍的炮兵陣地同樣要經常換地方,要不然就會遭到滅頂之災。

  火箭炮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安裝在汽車底盤上的火箭炮,真正實現了打了就跑,迫擊炮在使用的時候還要安裝測距呢,火箭炮在短短幾分鐘之內發射完畢,德國科學家還沒有計算出火箭炮的位置,火箭炮就已經逃之夭夭。

  至于空軍。

  不止是克里特島戰役,自從南部非洲軍隊參戰后,南部非洲空軍的作戰能力對于德國空軍來說就是一個迷,時強時弱。

  強的時候,南部非洲空軍可以組織對柏林進行大轟炸,可以打得德國空軍主動停止不列顛大空戰,將幾乎所有先進飛機,以減少損失為由,布置在德俄邊境。

  弱的時候,德國空軍可以輕易突破南部非洲空軍的封鎖,要不然德軍也沒能力對伊拉克利翁實施傘降。

  在第一天的戰斗遭受重大損失之后,南部非洲空軍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輕易奪走176師陣地上方的制空權,好不容易重拾信心的威廉·李斯特,已經脆弱不堪的心靈再次遭到重大打擊。

  威廉·李斯特早就知道南部非洲空軍壕,但是沒想到“壕”到這種程度。

  為了阻止德軍進攻,給176師贏得重整防御的時間,南部非洲空軍派出重型轟炸機,在第176師的陣地前形成一個寬度達兩公里的火場,一天一夜之內投下近10萬枚燃燒彈。

  對,不是高爆彈也不是燃燒彈,就是簡單粗暴,而且還添加了很多特殊成分的燃燒彈。

  只能說南部非洲的橡膠是真的多。

  說到橡膠,在西班牙和德國的貿易中,橡膠是重中之重。

  所以小胡子其實也沒有那么渴望讓西班牙加入軸心國。

  一旦西班牙加入軸心國,那么盟軍就會對西班牙實施封鎖,到時候德國就將失去西班牙這個重要的貿易渠道。

  同樣出于這個原因,美國其實也不想讓西班牙加入軸心國。

  南部非洲的轟炸機很給力,短短一天之后,德軍再次發起進攻的時候,第176師的陣地已經恢復原狀,固若金湯。

  這一次德國人再開始炮擊,南部非洲軍隊就不再進入坑道,而是堅守陣地。

  戰斗終于進入雙方最不想看到的狀況。

  就硬拼。

  第176師官兵,冒著德軍鋪天蓋地的炮火堅守陣地,寸步不讓。

  第176師雖然沒有裝甲部隊,反坦克武器是不缺的,所以德國裝甲部隊的進攻同樣損失慘重,在第一天損失了19輛坦克之后,第三天的損失是27輛,第四天的損失是31輛,第五天——

  德軍在第五天停止了進攻。

  不停不行,原本要派到東線,后來又回到希臘的三個德國裝甲師已經快打光了。

  歐戰爆發時,德國一個裝甲師擁有336輛坦克。

  隨著德國的擴軍,德國坦克生產的速度,嚴重跟不上德國擴軍的速度,所以裝甲部隊的規模在縮小,目前德國一個坦克師,僅有150—200輛坦克。

  這也沒辦法,德國在1939年,鋼產量只有可憐的790萬噸。

  同年南部非洲的鋼產量是6100萬噸。

  到1940年,德國在吞并在波蘭法國之后,鋼產量激增到2600萬噸。

  南部非洲在1940年的鋼產量是8300萬噸,德國搶遍歐洲,鋼產量增加值還是沒有南部非洲多。

  2600萬看上去其實也不少。

  可是德國在生產坦克的同時,還要生產飛機,生產軍艦,生產步兵必不可少的單兵武器,以及國計民生所需的各種其他工業品。

  這么一算,留給德國人每年用來造坦克的鋼真沒多少。

  所以從去年到今年,整整一年過去了,德國裝甲部隊也不過從10個師增加到21個師。

  就這小胡子還要求德國兵工企業,要生產噸位更重的坦克呢。

  噸位越重需要的鋼鐵就越多。

  南部非洲“虎”式坦克重量超過50噸,德國最先進的四號坦克重量只有30噸。

  30噸打50噸,別的不說,火炮口徑不夠的話連裝甲都打不穿,那還打個嘚啊。

  據說南部非洲還在研制裝甲更厚、火力更猛的坦克。

  所以威廉·李斯特現在很擔心,如果他把三個坦克師都葬送在克里特島,那他該如何向小胡子交代?

  恐怕到時候死都難以謝天下。

  還好,第176師沒有讓威廉·李斯特糾結太久,當時間來到6月15號,同樣是在堅持了一個星期之后,第176師主動撤離,給了威廉·李斯特挽回顏面的理由。插ptererror();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