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一十七張 上乘葬法升靈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瀏♂覽♂器♂搜索  “仙長,你可有讀過古易?”孟掌墨說道。

  “讀過,只是無人講解其中玄妙,多有不懂之處。”

  張閑點了點頭,古易博大精深,乃是命術和卜術的上古經典,闡述天與人的氣運變化,他似乎天生就讀懂這些東西,但只是讀懂其中大意,具體的一些細節,卻不是很懂。

  “莫非這潛龍格局,與易卦的潛龍勿用有關?還請前輩為了講解一番。”他已經拜師了,不懂之處,正好請教。

  “不錯,正是潛龍勿用之意。”

  孟掌墨說著,心里也是驚訝,這位記名師弟,真乃神人也,年紀輕輕的,已經抱丹成仙,還通曉古易,有這根基,想學他們這一派的東西,只怕也是輕易而舉。

  孟掌墨講解道:“古易有六十四卦,以乾卦為首,卦象為龍,寓意萬物陽剛之氣運。”

  “卦有六位,從下往上排列,分別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乾卦的初九位,卦辭曰:潛龍勿用。意思是陽氣之初始,猶如土里的種子,剛開始萌芽,力量還不足,處于潛伏的狀態,但陽剛向上,積蓄力量,蓄勢待發。”

  “在風水堪輿里,以此比喻陽氣潛伏于地底。”

  “地屬,地氣大多屬于氣,適合死人居住,而活人為陽,不是適合住在地,需要有陽氣之地。”

  “生基乃是向天祈福的祭壇,古易曰,天行健,天道陽氣剛健,生基需要選擇陽氣昌盛之地,生基之下,建造地宮,連通地脈氣。”

  “所以生基葬法,講究陽相合,天人合一。”

  “上為陽,生前修行,向天祈福,聆聽天命,下為,死后長眠,人倫善終,回歸自然。”

  “萬物生于天地自然,最終返歸自然,如此陽輪回,看似已死,實則返歸了天地自然,故曰以續生業,這便是生基葬法的宗旨,天人合一,自然輪回。”

  聽了這講解,張閑一點即通,這與陽過界是一個道理,他又想到最近學的尸術,不由得恍然大悟:

  “陽相合,陽過界,方能返歸天地自然,養尸之法,便是選擇極之地,或是人為布陣凝聚氣,阻斷陽氣,死后不能回歸自然,故而變成了鬼怪,不知是否?”

  “這……確實如此。”提到養尸,孟掌墨的語氣有些避諱,不過這位記名師弟的悟真是不凡,他只是這么提點一下,就已然明悟其中道理。

  張閑又說道:“以這道理反推,若是活人斬斷氣,是否就能不死?難怪方仙各派之中,有一派純陽道法,應該就是由此而來。”

  方仙歷史里,劍仙之祖,道號純陽真人,就是呂正凌的祖師爺,正陽派就是修練的純陽之法。

  孟掌墨說道:“陽乃是自然天律,不能徹底阻斷,活人如此,養尸亦是如此,終究是血之軀,都會腐朽衰亡。”

  張閑聞言,心有所悟,繼續問道:“若是改變血之軀呢?”

  “這……”孟掌墨的語氣沉默了,他看出來了,這位記名師弟,對尸術很感興趣,這可不是正派所為。

  “呵呵。”張閑淡然一笑,當然也知道孟掌墨忌諱什么,他說道:“前輩,我并非邪人,只是對上古金丹之法感興趣。”

  金丹之法,就是改變血之軀,秦子韻練尸就是研習此術。

  聽了這話,方掌墨倒是安心了幾分,畢竟跟邪人打交道,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說道:“仙長,金丹之法早已失傳,我等凡夫俗子,難窺其中玄妙。”

  又說道:“一般葬法,皆是選擇山地,氣養尸以續德,妄圖通過葬法盜取天機氣運,這不是我們正宗葬法的理念。”

  “我們正宗葬法,講究天行健,陽平衡,選擇陽之地,陽練化,靈升入清虛,返歸天地,自然輪回,不擾陽間安寧。”

  “最上乘的葬法,尸體看似千年不朽,栩栩如生,其實只是一個形,陽練化其尸,靈長存于天地自然,一旦有人盜墓開棺,尸體見風,立刻化為灰灰粉末,隨風而逝。”

  “尸體見風則化,原來這是上乘葬法!”張閑驚訝一聲,他在書里讀到過這樣的玄聞,挖出古墓棺槨,打開一看,猶如活人一般,但轉眼之間就風化了。

  不過這陽練化其尸,靈長存于天地自然,前半句他能理解,后半句卻有點疑惑,詢問道:“靈是為何物?如何長存于天地自然?”

  孟掌墨說道:“靈一說,太過玄虛,介乎于命之間,具體是何物,我也說不清道不明,不能言傳,只可意會。”

  這話說來就跟沒說一樣,但張閑卻是莫名的感悟,他修練化龍術的第二層時,進入那種狀態,超脫和神魂之外,猶如進入了間與陽間之外的第三界,靈升入清虛,莫非就是指的這種境界。

  活死人入葬,難道就是修練靈?

  他心里明悟了什么,卻又有更多的疑惑,越發覺得其中玄妙無窮。

  他又詢問:“前輩,道觀所在的位置,乃是風水寶地,蘊含天地氣機,但為何我平時沒有任何察覺?”

  孟掌墨說道:“所謂風水寶地,天地之氣,只是一個抽象的描述,天地之大,氣象萬千,而氣機是非常細微的存在,或許仙長已經有所察覺,只是沒有注意。”

  “這潛龍之地,中正祥和,陽平衡,天地之氣猶如潛伏的龍,寧靜之中蘊含陽剛。”

  “仙長可否發現,住在這里就感覺很清靜,但一般的清靜之地,大多有些涼清冷,但這里清靜卻不冷清冷。”

  “因為這里的地形格局特殊,背后有山,坐東朝西,但山勢平緩,風向緩和,底氣流通,上午背對太陽卻不冷,反而早晨太陽升起之時,背有一股陽剛升騰,精氣神隨之而升,下午面朝太陽,炎之中卻有清風,了不悶,反而渾一股力氣,當太陽下山時,心神也隨之歸靜。”

  聽了這話,張閑不由得一愣,仔細想來,還真是如此,他一個人住在這里非常清凈,卻絲毫不覺清冷,而每天下午,他都習慣坐在屋檐下打坐,觀看夕陽西下,自然而然就隨之入靜了。

  他時候明白了,所謂的天地之氣,就是自然環境的氣機,太陽、風向、水汽、空氣等等,這是一個籠統的概括。

  孟掌墨又說道:“一般建宅,以坐北朝南為先,忌諱正對西曬,因為下午太炎,但這里正對西面,卻是承接月之精華,以下午的陽氣,平衡夜晚的濕之氣,陽平衡,第二天早晨,陽氣又隨之而起。”

  “仙長在道觀,看不到道觀的全貌,若早晨去道觀的對面望向道觀,正對早晨的太陽,必然可以經常看見上方有虹光籠罩,猶如神靈庇佑。”

  “還有這等玄妙!”張閑驚訝,他還真沒注意這些,明天就去對面看看,又說道:“前輩,地宮就建在道觀的位置么?”

  孟掌墨說道:“道觀的后山,水平高度提升十六丈的位置,正好適合建造地宮,挖入地底,水平高度比道觀高出六丈,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以道觀為生基,連接背后的地宮,正好形成陽格局。”

  張閑點了點頭:“好,一切就按前輩的意思辦,不知何時開工?”

  孟掌墨說道:“明天就可以著手籌備,我讓家里的其他人都過來幫忙,我們在這一帶頗為熟悉,辦事也快,不耽誤仙長的清修,仙長跟我一起看看就行了。”

  張閑聽明白了這意思,他現在已經是孟家這一派的記名弟子了,輩份還這么高,這些事務就交給小輩全部代勞,他只需要跟著孟掌墨,一邊知道修建,一邊學習其中竅門。

  “如此甚好,多謝前輩了。”他行禮一拜,又詢問道:“修建這地宮,大概需要多少銀兩?”

  孟掌墨思考一會兒,心里算了大概:“六十個人工,再加上材料等等,一切從簡,至少也得一千三百兩左右。”

  這價格不算貴,而孟掌墨還沒算他們的工錢,認了這位記名師弟,結一個善緣,這些錢財都不計較了。

  不過張閑肯定不會讓師兄吃虧,他說道:“我出兩千五百兩,多余的錢,就當是送了拜師禮,前輩切勿推遲。”

  “這……”孟掌墨遲疑了一下,這位師弟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也不好推遲,只得說道:“如此就聽仙長的。”

  事兒談妥了,下山回道觀了,張閑一路上又請教了很多問題,大感受益,回到道觀已經中午了,煮了一鍋羊燜飯,又拿出酒水,待客的禮數不能少。

  吃過飯,孟掌墨兩人忙著回去了,明天就要開工,他們也得回去籌備安排。

  下午,張閑修練道法,參悟尸術,有了與孟掌墨的交流,他對尸術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天地之氣養尸,反之亦是養活人,陽練化,天人合一,靈得以升華,冥冥之中蘊含天機命數。

  不知不覺到了傍晚,他依舊坐在屋檐下打坐,看著夕陽西下,自然而然的入靜返虛。

  然而他明白了這潛龍之地的玄妙,多了這一層明悟,打坐入靜也隨之多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玄妙。

  一直到深夜,他觀想識海里的五藏寄鬼,已經初步練會了,但還需以人試法,他心里思量著,找個蓮花教的人,試試這魔道的手段,但該找誰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