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匈奴左賢王烏產命令手下又一次對馬邑城發動進攻,這次又是鎩羽而歸,而且損失比上次還要大。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匈奴首領冒頓單于趕了過來。

  烏產見繼續進攻也沒有什么好結果,只好命令停止進攻,他前去迎接冒頓單于。

  “前方的戰事如何?”烏產行禮過后,冒頓單于威嚴的問道。

  “我命人作了兩次試探進攻,馬邑城的城墻十分堅固,城內的守軍也十分狡猾。現在還沒有找到破城的辦法。”烏產小心的回答,在冒頓面前他不敢說假話。

  “退到一旁吧。”冒頓冷冷的說道。冒頓見烏產沒有上來就報喜就知道戰事不利,也沒有聽烏產的匯報,而是走近馬邑城仔細的觀察起來。

  “漢人不知道什么時候用青磚將城墻包裹了起來,我派人挖城根本挖不動。”烏產努力表現的不是自己無能,而是敵人太強大。

  “看來是我們大意了,韓王信為了保住自己性命下的本錢不小。”冒頓并沒有責怪烏產,戰前只知道韓王信將都城遷到了馬邑,光想著馬邑城內的財寶定然不少。沒想到為了自保韓王信把城墻修的如此堅固。

  烏產跟在冒頓身邊恨不得自己在單于眼前變透明,冒頓沒有問他,他也不敢答言。

  “那是怎么回事?”冒頓單于聞到了從傷口上傳來的陣陣惡臭,皺著鼻子問道。

  “漢人在守城時把糞水燒開從城上倒了下來,爬城的勇士被燙傷了不少。”烏產想到了當時的情景,渾身還很不自在。

  “守城的將領是誰?”冒頓單于對漢軍重視了起來。

  “守城的將領可能是韓國太尉樂桐。”烏產對馬邑城內的情況多少有點兒了解。

  “能想出如此惡毒辦法的人定然不簡單,命令士卒繼續圍困馬邑城,馬邑城孤懸于草原之上,短時內不用擔心漢人的援軍,我倒要看看這個韓王信能堅持多久。”冒頓單于雖然殘暴打起仗來卻十分謹慎。

  馬邑城外號角聲此起彼落,匈奴人調動頻繁,烏產的人馬和冒頓帶來的隊伍會合了,將馬邑城圍困的更加嚴密了。

  “匈奴人又增兵了?”韓王信顫聲的問道,雖然坐在王城的大殿之內,韓王信還是感到陣陣秋天的涼意。

  “看旗號,是冒頓單于親自帶兵前來了。”在大殿內已經與韓王信大眼瞪小眼很長時間的大臣回答。

  “我們將如何應對?”韓王信現在徹底慌了神,以前他雖然也參與了很多次戰斗,可那時有劉邦等人帶領,他只要跟著跑就行了,現在的形勢卻需要他自己拿主意。

  “在城頭之上觀察匈奴人帶來的圍城人馬,總數恐怕有數十萬之眾,而我韓國周邊卻沒有足夠的力量能救援我們,只能希望陛下可以從關中發兵,但到達馬邑要很長時間。”有的大臣還算清醒,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形勢。

  “派出去送信之人不知突出重圍沒有,陛下那邊沒有音訊。你們說趙王張敖會派人前來救韓國嗎?”韓王信想想周邊的人,能來的比較快的也就只有張敖了。

  “這比較難說。”韓國的大臣們退縮了,當初趙王張敖一再勸韓王不要遷都馬邑,要與韓國共享匈奴人的情報,韓王信根本都沒有聽。現在張敖的話聲猶在耳邊,韓國已經處于危機之中。

  “要不咱們派使與匈奴人和談。一來可以讓匈奴人認識到兩國動起刀兵對誰都沒好處,勸匈奴人早日退走。二來可以拖延一下時間等待皇帝陛下派來援軍。”韓王信最希望是匈奴人搶劫完了退走,對于擊退匈奴人他已經沒有了信心。

  “也只有如此了。”既然大王說要和談大臣們自是沒有人反對,和談是好事,如果成功大家都沒有了危險,如果失敗了,那是大王的主意,大家都沒有責任。

  韓王信的使臣膽戰心驚的來到冒頓單于的大營。

  “韓王認為單于貿然進攻漢國是很不友好的。”韓王信的使臣張口還想同冒頓單于談談睦鄰友好。

  “我這次帶兵前來就是為了拿下馬邑城,回去叫韓王信馬上開城投降,還能保全性命,如果頑抗,破城之后我將屠城,殺個雞犬不留。”冒頓單于一點兒機會也不給使臣,張口就讓韓王信投降。

  韓王信的使臣見事情沒有緩和的余地,只好灰溜溜的回到了馬邑城向韓王信匯報。

  韓王信聽后只剩下唉聲嘆氣了,埋怨自己非要出風頭來到這個危險之地。嘆氣歸嘆氣投降是不可能的,畢竟皇帝陛下還有派來救兵的可能。項羽那樣的猛人都被皇帝打敗了,冒頓這個野蠻人應該不量皇帝的對手。

  見韓王信不投降,冒頓單于命令匈奴人每日攻城,樂桐帶領軍民在城頭拼命抵抗,一時間硝煙四聲,喊殺聲不斷。

  “幸虧馬邑城城墻堅固,守城物資準備充足,才沒有讓匈奴人攻上來。”又一次打退了匈奴人的進攻,樂桐頹然坐在了地上,感嘆的說道,這些天可把他累壞了。

  “這城墻都是您修的,馬邑城能守住全是您的功勞。”樂桐的部將對樂桐越來越佩服了,修城算是有先見之明,匈奴人進攻時樂桐又身先士卒,這膽識著實讓人欽佩。

  “這城墻能修成多虧了趙離那小子,只是這青磚買賣他應該賠了不少。”說到這樂桐汗水和著泥土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想起了那幾個一心要賺錢的趙國年青人,等戰爭勝利了要好好謝謝他們。

  在漢軍的嚴防死守下,匈奴人一時攻不破馬邑城,卻也不肯退走,兩軍相持在了那里。

  韓王信又派使臣數次到冒頓單于營中,希望匈奴人能夠知難而退,撈點兒好處回草原算了。可是這次冒頓單于進攻大漢所圖非小,不是一點兒好處就能滿足了,而韓王信不斷派人和談,讓冒頓單于看出陣韓王信的虛弱,他相信圍困下去,韓王信肯定有堅持不住的那一天。

  而韓王信連城頭都不敢去,整日里躲在王城唉聲嘆氣。不斷的祈禱盡快有援軍來救他出困境。

  此時在趙國的張敖正積極的為出征作著準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