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二章 世間百態早已厭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張慕只是昏昏沉沉的睡了一覺,并沒有什么動靜,當他醒來后,老郎中還在他旁邊候著,坐在他旁邊看著一本書。

  看起來那是本諸子百家中道家所著的書籍,難不成這是道家傳人?

  “噢,少君侯醒了啊。”老郎中把書放下將張慕攙扶起來。

  張慕靠在墻旁,那桌上的書名為莊子,看來他信奉的思想是道家思想,難怪如此……

  “老郎中,莫非……”張慕指了指那本書,在西漢武帝時,劉徹信奉儒家思想獨尊儒術,將諸子百家全部誅殺,趕盡殺絕,許多百家子弟因此而滅亡,只有少數弟子以不同的身份生活于世間。

  “也不瞞著少君侯了,老夫確為道家信徒,祖上曾追隨過道家掌門人莊子前往宋國傳播教義。”老郎中說道。

  “難怪如此……”張慕點頭道。

  “還請少君侯保密,當今百家弟子已所剩無幾,我道家弟子在這大漢雖分布廣泛,但實則稀少……”老郎中拜道。

  “當然……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秦國時秦王政焚書坑儒,西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百家子弟多毀于難……哀哉痛哉!”張慕嘆道。

  “難道少君侯也崇尚道家?”老郎中問道。

  張慕坐了起來,將桌上的莊子拿了起來翻了翻,這上面也有了些日夜的摧殘,丟頁少頁,這本莊子已經快被他翻透了。

  他嘆了口氣,昔日百家爭鳴,今日卻落得如此地步,實在是可惜至極!

  “老郎中,受慕一拜。”張慕拜道。

  “哎喲喲……老夫受不起少君侯一拜呀!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啊!”老郎中拜道。

  “問世間萬物,諸子百家也曾輝煌一時,慕敬佩諸子百家之士,而如今的儒家思想,卻早就已經變了意義……”張慕嘆道。

  “這……少君侯從何得知?”張慕問道。

  “儒家信奉仁術禮讓,德治仁政……而如今的那些腐儒,卻只會舞筆弄墨,將孔子之教義放在嘴上卻不做實事。”張慕嘆道。

  “呵呵……儒家曾風靡一時,其教義深得民心,輝煌了便得寸進尺,卻忘了孔子的初衷……實在可悲。”老郎中嘆道。

  “敢問老郎中……曾擔任過官職嗎?”張慕問道。

  “老夫曾被征辟將官,后來官途平步青云,官至郎中令……而后退隱山林,學學醫術,懸壺濟世……”老郎中說道。

  張慕知道了老郎中的身份與事跡,他已經看透世間人生百態,早就已經厭倦了世間的人生萬物,官場的腐朽讓民心不附,百姓也因此不得安寧,外族入侵讓國家社會動蕩,真是悲哀……

  “老夫早已看破世間,人生百態早已厭倦了……此乃道家最高境界,天我合一……不問世事,憑天意而行之。”老郎中起身倒了一碗茶飲了一口說道。

  “也就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無為自化、應物變化。你們道家以剛柔并濟治國,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并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為證。”張慕說道。

  “然也,不知少君侯如何得知?”老郎中問道。

  “只是道聽途說罷了,卻沒想到正是此義。”張慕曾在書上看到過關于道家的教義,他們認為無為而治方為上者,之所以大一統國家秦漢不肯以道家為主要思想,終究還是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在于無所作為而治理國家,這也是道家之弊端,崇尚無為,順應自然終究會被這個世界所拋棄……”張慕說道。

  “少君侯參得如此透徹,老夫佩服,道家教義的確是個極大的弊端,華夏之邦在于發展強大,而不是如今現在被外族侵略屠殺……想想便覺得……可惜了。”老郎中嘆道。

  張慕繼續翻了翻莊子,莊子之教義也是道家思想核心,與老子并列,合稱為老莊,可見此二人在道家思想上做出的杰出貢獻。

  百家中,唯有儒家與兵家存在于世,儒家為文學教義,大漢學子都以儒家學說為根本;而兵家則是以戰爭為教義,昔日孫武著成孫子兵法,為兵家之祖,韓信、白起更是兵家的傳承之者,讓兵家教義傳承于世……

  當然,諸子百家并未完全消亡,而是隱藏在大漢天下各地,充當著不同身份的人,默默的傳承本家教義永世博承。

  此時已是黑夜,王越宋輪二人以一天的速度到達新安縣并且越過那里躲避過了那里的賊寇,這些賊寇素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游俠豪杰,凡是什么人他們都敢殺敢搶,因此在江湖上頗有臭名。

  “哼!”王越十分氣惱這世上怎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這群賊寇不配活在這個世上!

  三天后,二人騎著戰馬來到了伊闕關下,伊闕關守將曾是一豪俠,在江湖上頗有聲名,受朝廷舉用,擔任伊闕關守將,見王越到此,趕緊出城相接。

  “兄長,小弟甚是想念啊!”伊闕關守將拜道。

  “黃海兄弟,想不到卻做了將軍,當真威武也!”王越贊嘆道。

  “還請兄長進城一敘。”黃海說道。

  “不必了,今日有急事,還請黃海兄弟見諒。”王越說道。

  “如此,小弟便不強求兄長,敢問兄長哪里去?小弟派兵護送兄長?”黃海問道。

  “哈哈,兄弟未免太過謹慎,老夫行走江湖數十年什么場面沒見過?告辭了。”王越抱拳道。

  “兄長珍重。”黃海拜道。

  二人走后,伊闕關守將黃海趕緊進入防備狀態,近幾日關外有大批流寇出現,剛剛得到消息,流寇正從新安縣向伊闕關而來。

  而王越來的方向正是新安縣的方向,之所以黃海沒問王越從哪兒過來,黃海是怕王越擔心,誤了他的大事。

  宋輪二人騎乘快馬只消耗了半天時間便抵達到一個村莊,問了問當地人,臨汝城距離他們還有五十六里。

  此時天已經黑了,但是從臨汝那邊傳來消息,他們已經在臨汝城找到了一家客棧居住,希望他們能夠早些到達。

  王越宋輪二人沒有在此停留一刻,而是上了戰馬繼續向東行進,爭取在天亮前趕到臨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