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911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楊若晴在院子里跟大家伙兒說說笑笑了一陣,期間,楊永青為了秀自己的廚藝,從羊腿上死活要削下一塊肉塞給楊若晴。

  “晴兒你大膽的嘗,嘗過了保準你要聘請我去給你的酒樓掌勺!”

  “哇,自信拉滿了啊?行,那我嘗嘗!”

  楊永青在旁邊等著,滿臉期盼的望著楊若晴,等待看到她被他廚藝征服的樣子。

  結果……楊若晴很給面子的給了他一個笑容,“不錯不錯,當個副廚是沒問題的!”

  “我去!哎!”楊永青滿臉的失望。

  楊永智又在旁邊打趣:“你別以為會翻烤幾下就能去當大廚了,咱平時吃個樂呵也就罷了,真要憑這行來吃飯,里面的學問多了去了!”

  “晴兒,別聽你三哥的,你就考慮下我唄,讓我去酒樓干活?”楊永青還是把眼光放在楊若晴的身上。

  楊若晴還沒回應,楊永進剛好過來了,聽到這話,說:“你要真有那個心思想好好學,你就來酒樓,我手把手帶你!”

  “等到把你帶出來了,你就留在酒樓,換我回家來幫三叔打理那百來畝田地,咋樣?”

  楊永青的眼睛頓時亮了,“二哥,你這話可當真?你要當真,我打從今個起可就記心上了!”

  楊永進說:“我當然是認真的,但這事兒我說了不算,你說了也不算!”

  “這事兒得看晴兒怎么說,酒樓是晴兒的,咱都是幫晴兒打理!”

  “晴兒,你咋說?”楊永青目光灼灼望向楊若晴。

  楊若晴想了想,說:“小哥,你這是嫌打理莊稼活累到了?我可告兒你,打理酒樓,比你想象的更累!”

  楊永青從楊若晴這話里,聽到的不是徹底的拒絕,而是有點希望。

  他趕忙兒將手里的刷子往旁邊楊永智的手里一塞,竄到楊若晴身旁。

  “晴兒,我是認真的,我和你小嫂子早就商量過了,她識文斷字,到了酒樓可以輔助我。”

  “另外,這事兒我也跟三叔那里提過,三叔也贊同,他說我趁著現在30出頭,人也穩重了,是可以去外面闖一闖!”

  楊若晴手里還拿著剛才楊永青‘孝敬’的那塊羊肉在吃,聞言笑瞇瞇說:“小哥,今個咱先不說那些事,今個先緊著二哥家的事來說。”

  “等啥時候得空了,到時候你和小嫂去一趟我家,咱好好聊聊!”

  楊永青從楊若晴這句話里,聽到更多的信息,只要讓他登門去聊,就是有希望,而且希望還很大!

  他立馬站直了腰桿,挺起了胸膛,“好,咱把事兒一樁一樁的辦,今個先辦小二房的事兒,后日再辦你家發喜榜的事兒,我那邊是小事兒,不急不急!”

  楊若晴又溜達著往灶房里來了。

  “好嘛,這里比院子里更熱鬧啊!”

  曹八妹帶著繡繡和繡紅兩姐妹在,小莫氏在,劉金釧在,甚至挺著大肚子的趙柳兒也在。

  只不過其他人各自手上都有活兒,唯獨趙柳兒這個大肚婆被特殊照顧,是完完全全坐在灶膛旁邊烤火的。

  “晴兒來啦?這里煙熏火燎的,待會弄臟了你的衣裳,你去堂屋喝茶,三嬸四嬸她們都在!”

  曹八妹正掄圓了臂膀在那里炒菜,扭頭沖楊若晴笑著招呼。

  楊若晴擺擺手:“我這衣裳都穿一整天了,燃了煙火味兒不礙事,反正明日又要換!”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啊,當下好幾個人都在那長吁短嘆。

  趙柳兒笑著說:“聽到晴兒這話,我都不好意思擱這里坐著了,不怕你們笑話,我這身上的外套都穿了三天啦!”

  劉金釧也紅著臉笑,小聲說:“我的五六天了,沒轍啊,干活干的沒停過,穿不住干凈衣裳。”

  小莫氏對趙柳兒說:“你大著個肚子,少彎腰漿洗為妙,臟就臟點兒沒事的,等把娃生下來就好了。”

  “至于你,你又不一樣,你天天往返瓦市,干粗活若是穿的太精細了,反倒糟蹋了衣裳。”

  “小嫂子,你這評價的很好,現在輪到我了吧?來,說兩句聽聽。”楊若晴笑著道。

  小莫氏溫柔的笑著,說:“晴兒,你和我們不一樣,你比我們都有福氣。”

  “別說一天換一套衣裳了,像你這樣的貴人,一個時辰換一套,都不稀奇,都有那個條件!”

  楊若晴指著小莫氏:“小嫂,你這小嘴巴說話好聽吶,好聽你就多說點,我愛聽。”

  小莫氏也笑,接著說:“晴兒,我聽你你小哥說,后日接待貴人們的事宜,你都安排好了?”

  說到這個,灶房里大家都望向楊若晴,除了曹八妹對這件事不陌生外,其他幾人臉上都寫滿了激動和新奇啊。

  當年老楊家大安考中狀元的時候,也接待過一回從京城過來的貴人。

  可是那時候她們都還沒有嫁進老楊家,只是后來嫁進來后,聽各自的丈夫回憶起當時的事情,就很激動,感覺面子上都是榮光。

  而這次大志考中進士,京城再下來貴人送喜榜,她們都在,都能參與進來做招待貴賓的事情,這說出去可真是漲面子啊!

  只是可惜,這幾個媳婦兒,從曹八妹到趙柳兒再到小莫氏和劉金釧……清一色都身世不好,沒有娘家,就算有,也是形同虛無。

  如果像五房的蔣桂玲那樣,有正兒八經的娘家在附近,那自己回娘家那邊都有面子……

  “小哥說的沒錯,七七八八的,我都安排好了。”楊若晴道。

  凡事都有一套標準的接待程序嘛,楊若晴按照程序來走就是了,說到底無非幾個字:吃吃喝喝,一頓寒暄,然后給上面下來的人塞紅包,美其名曰沾沾喜氣,最后再安排家里的侍衛和管家興旺他們把來賓送走,就搞定了!

  大家說話間,因為楊若晴不急著去堂屋,所以繡繡給楊若晴端了一把凳子過來,“姑姑,坐。”

  “好嘞。”

  才剛坐下,繡紅又去泡了一碗茶過來,有了前陣子那些事,尤其還是楊若晴帶人去山里把她抓回來的,所以繡紅雙手將茶送到楊若晴面前,低下頭,不敢看楊若晴的眼睛,只是小聲說:“姑姑,喝茶。”

  楊若晴剛才跟小莫氏她們調侃那是非常的隨和,繡繡端凳子過來,她也是很親切。

  但是輪到繡紅送茶,楊若晴只是斜眼看了對方一眼,沒有立刻去接她手里的茶。

  但就是這一眼,卻看得繡紅面紅耳赤,更深的埋下了頭。

  她今天給楊若晴奉茶,一方面是因為敬重她是姑姑,還有一方面是為了上回的事情彌補一下,自己惹大家生氣……

  更更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她知道這波四喜家那邊之所以態度來了一個大轉彎,明天還要過來提親,主要原因是因為晴兒姑姑那邊動用了一點權力,逼得四喜家不得不同意他們的婚事!

  所以懷著這樣的感激之情,繡紅專門過來給楊若晴奉茶,可是,楊若晴只是瞥了她一眼,笑容也收斂了幾分,說:“喝不下,你拿回堂屋去吧,待會我渴了自己過去喝。”

  楊若晴這話一出,原本還在說說笑笑的灶房里,氣氛就有些微妙起來。

  大家悄悄互換目光,都感覺到了楊若晴對繡紅的火氣還沒消下去呢……

  也不能怪楊若晴不能消火,她們又何嘗不是?

  老楊家竟然有跟人私奔的丫頭?這種事傳出去,講真的,真的一度成了十里八村的大笑話。

  趙柳兒,小莫氏,她們都有閨女,閨女們將來都要說婆家的。

  你說你繡紅這個堂姐,做出這種不光彩的事情,還怎么給妹妹們那做榜樣?

  其他99件事你做的好,可最后一件你犯了大忌諱啊,對弟弟妹妹們將來的婚事和名聲都有影響。

  只是她們幾個的性格和楊若晴不同,即使對繡紅的行為不滿,但也只是放在心里頭,不會像楊若晴這樣,直接就掛在臉上,甚至不喝繡紅送來的茶。

  這邊,楊若晴在說完這番話后,就把頭轉了回去,看都懶得看身旁像根木頭樁子似的侄女兒繡紅。

  繡紅愣了下,抬起頭求助的目光投向曹八妹。

  曹八妹也很尷尬,但又能怎么樣呢?誰讓自家閨女不爭氣!

  “既然你姑這會子不渴,你就聽她的,拿去堂屋,做個標記哈,省得和別人的搞亂了。”曹八妹臉上努力堆起笑容,打著圓場,將繡紅給支走了。

  這檔口繡繡聽到勇孝在外面喊,也出去了。

  灶房里就剩下曹八妹妯娌幾個,以及楊若晴。

  等到繡紅端著茶碗低著頭離開了灶房,繡繡也走了,曹八妹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一邊炒菜一邊嘆氣。

  “哎,愁人啊愁人,我和你們二哥真是倒霉啊,兩個閨女的婚事都不省心,一個比一個拗!”

  “二嫂,別這么說,閨女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嘛。”趙柳兒干笑了聲,盡量打圓場。

  小莫氏說:“你和二哥太慣她們了,一點兒苦都舍不得要她們吃,一點兒委屈都舍不得要她們受。”

  后面的話是,所以到最后,越慣越沒有規矩,繡繡當初一哭二鬧三上吊就罷了,悶聲不吭的繡紅更離譜,直接玩上離家出走的戲碼了!

  站在父母的立場,這種行為真的很傷人!

  “哎,我自個當初就是吃苦頭過來的,我爹娘不把閨女當人……”曹八妹傷心處,說起了自己小時候的事。

  “要不是他們不把我當人看,我也不至于一個人偷跑出山,來投奔我哥哥。”

  她口中的哥哥,正是隔壁孫家的贅婿,也就是楊若晴的大舅。

  “二嫂,你的心情我理解。”楊若晴這時開了口,“因為你自己是苦水里泡大的,所以你不希望你的閨女再像你那樣吃苦頭,所以就慣得有點過頭。”

  大家都是當爹媽的,誰家不慣孩子?且不說窮人家揭不開鍋都會先緊著孩子們吃吃喝喝,大人舔碗底。

  就算是那些富戶,他們自己明知自家孩子生來就在蜜罐里,可還是覺得給與孩子的東西遠遠不夠,還能更多、更多、更多一些……

  最后,慣子如殺子,把孩子養歪掉了,把自己也給搭進去了……

  “二嫂,事情已經翻篇了,不說了,咱還是歡歡喜喜做該做的事吧!”楊若晴擺擺手,實在不想在小二房的事情上精神內耗。

  因為這是一道無解題,正如當初對待繡繡和李偉的婚事那般,楊永進和曹八妹的命脈,軟肋,都被這兩個閨女給拿住了。

  他們這些外人完全沒必要多言,能在關鍵的事情上搭把手就搭一把,其他的,無需多言,不沾因果。

  趙柳兒和小莫氏也都順著楊若晴的話說。

  “二嫂,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和二哥盡力了,盡到了你們為人父母的責任,將來不慣他們小夫妻日子過成咋樣,你們也無怨無悔。”

  “是啊,好也罷,不好也罷,他們都沒法找到你們身上來。”

  “繡繡和王小偉我看著還不錯,繡紅的性格也能拿捏住四喜,指不定啊,這風雨之后見彩虹,所以二嫂不要想太多……”

  好一個風雨之后見彩虹……

  楊若晴嘴角微微勾起。

  今個聽二哥和小哥的意思,二哥許是真的動了回村干農活的心思,想推薦小哥去酒樓當掌柜。

  其實這件事對于楊若晴來說,根本沒有什么影響。

  二哥和小哥于她來說,關系都是一樣的,都是自己的親堂哥,誰去當那個掌柜都可以。

  只要二哥能手把手將小哥帶出來,讓小哥能夠順利做掌柜接班人,楊若晴都可以的。

  只是,二哥回村幫助爹打理那百來畝莊稼活,收入肯定是不如在鎮上當掌柜的油水多的。

  他前半生的能量,攢的那些家底,估計在兩個閨女的身上都快要燃盡了吧?

  那將來輪到小三子和勇孝這里,怕是剩不下多少。

  但這如果是二哥自己的選擇,楊若晴也不會多說啥。

  因為不僅是二哥,五叔那邊,可能也想找接班人,然后好告老回鄉。

  五叔和二哥幫楊若晴打理酒樓將近20年了,尤其五叔,更是在慶安郡,很多年都只能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回村來,而隨著年紀增長,可能更加思念故鄉。

  只是慶安郡掌柜的接班人,楊若晴得好好思考讓誰去了,想好了,就要開始著手培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