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235 轉折點(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夜晚,在紅色的火把照耀下,埃羅軍部大將伊拉貢的馬車駛入了埃羅王都百思盧蘭紅殿的大門,伊拉貢剛從剛剛停穩的馬車上走下來就能夠感覺到氣氛不對,一隊隊的身穿重甲的埃羅禁衛軍在巡視,三步一崗的衛兵,任由從百思盧紅殿呼嘯而過的寒風吹打的臉色通紅,依然嚴肅不動的站立著,通往主殿閣的白色長走廊臺階被稱為輝煌之階,建造于八十年前埃羅第三代皇帝手中,每一處臺階所采用的石料雖然大小長寬一致,但是顏色卻并不完全一樣有的是純白色的大理石,有的則是略顯黃色的崖石,一共六十三級,數種略帶差異的顏色區別,代表著每一處臺階所取石料都不是一個地方,這些石料來自上下埃羅所治理下的六十三個地區,一個行省的石料供應一個臺階,代表著埃羅王室最為隆重的王權統治,更不要說頂部高達十五米的華麗大理石構成的巨眼浮雕的大門,使人油然心聲無言的莊嚴與壓迫之感,那種感覺就像是高高在上的神邸,而那座大門的后面,也是軍務部次長伊拉貢將要去往所在,御前會議召集的地方,這些都是埃羅帝國最為忠誠而且強大的戰士,他們被稱為埃羅王室的擴張之劍,歷年來對于禁衛軍的培養都是埃羅王室的重中之重,最鼎盛的時期,埃羅國內的禁衛軍數量多達十萬,而經過與亞丁王國的血拼和慘烈一戰的失敗之后,禁衛軍的數量已經大大減少,只有三萬五千人左右,其中五千人護衛百思盧蘭紅殿,剩下的三萬禁衛軍依然是埃羅王室手中最為強大的戰力,作為保護王都的最終戰力還是待在王都城內而剛剛收到的消息報告,就在下午的一次戰斗中,又有五百名英勇的禁衛軍無法返回王都,還有五千名士兵隨同戰損,甚至連外圍防御的總指揮官波拉德都在戰斗中重傷不治而亡,消息傳回來,立即就在埃羅王都內部的高層指揮官之間造成動蕩,波蘭德的防御能力人所皆知,被埃羅方面稱之為鐵壁  而現在,這面鐵壁卻是一下碎了,

一次戰死五百禁衛軍和五千士兵的慘烈戰斗不是沒有經歷過,但是如果將這場戰斗的戰爭龜縮在一個不過百米寬度的缺口上,數千人死戰,而且還搭上了一名以防御頑強而且經驗豐富的防御大師的隕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伊爾貢沒有自信能夠做到這一點”在我之前,還有其他人先到嗎?“伊爾貢拉了一下衣領,向面前的禁衛軍詢問道”在大人到來之前,以薩拉伯爵和凱斯丁爾將軍殿下已經過去了“禁衛軍中一名軍官站出來神色恭敬說道  ”感謝”伊拉貢點了一下頭,內心忍不住嘆息了一聲,這次的御前會議怕不僅僅是倉促布置防御那么簡單,以薩拉伯爵是埃羅王國貴族中多次請求主動出擊的代表人物,而凱斯丁將軍則是剛剛戰死的波蘭德的至交好友,皇帝陛下連夜召見這兩個人,無疑是要從新調整現有的防御布局,而私下里聽到的消息更是令人感到緊張,尼凱安特大王子殿下現在就在城外負責指揮整個外圍防線的內,明面上似乎是代替死去的波拉德將軍坐鎮指揮,可實際上卻是抓住機會一把握住外圍數萬大軍的指揮權!

這是赤裸裸的要挾,作為埃羅皇帝的大王子,按道理來說就是未來的埃羅皇帝,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么,可是伊拉貢很清楚這是大王子在向長久以來一直都不給自己兵權的皇帝的示威,而且把握的時間也是相當絕妙,正是埃羅大將戰死,外圍被破而岌岌可危,如果我們不信他的,這支船隊就會  這對于一直都沒有真正授予大王子軍職權力的皇帝陛下而言,面對大王子這一次的行為,還不知道會是什么反應,至少現在所召集的兩個人已經看出皇帝動了怒氣,否則怎么會首先召見奉行進攻至上的以薩拉伯爵,

  果然一走進御前軍事會議的大議事廳,伊拉貢就看見皇帝陛下干瘦的身體站在王都防御布置圖前,連忙走到臉色憔悴發青,整個人都已經病的猶如骷髏般的埃羅皇帝法魯克面前,單膝跪下行禮”你的仆人伊拉貢向你問好“

  ”起來吧伊拉貢,作為帝國東部軍團的最勇猛的指揮官,我很想要知道你從東部邊線帶回了多少部隊!“

埃羅皇帝法魯克聽到聲音,睜開眼,可以看出他的年紀其實并不算大,才四十多一些,正是男人風華正茂的歲數,作為埃羅帝國有數強悍的君主,這位埃羅皇帝法魯克在這些年里可算是竭盡全力的擴軍擴展,如果不是獵鷹帝國的崛起,亞丁王國也正是最為鼎盛時期,埃羅帝國怕早就是掌控南歐巴羅的霸主,可是偏偏命運作弄,先是與帝國交鋒連連失利,隨后又和亞丁百萬大軍在科尼莉亞港地區會戰中失敗,導致埃羅國力一瀉千里,最終讓教團國所趁,而這一次,與亞丁王國密議和談,原來一直放在東部防線的二十萬大軍終于可以調回,本來如此絕好的局面,只需要等待大軍返歸,就可以狠狠給予教團軍一場痛擊的機會,偏偏就是傳來了這樣的消息”我的陛下,五萬前鋒騎兵三天就可以抵達,其他的步兵部隊連同輜重則需要七八日之后“伊拉貢立正身體,神色恭敬說道”還有三天啊,我的兒子怕是不會堅持那么長時間的!“埃羅皇帝的臉上露出一抹希望后又露出失望,他對于教團國的一線突入并不感興趣,那么多的子堡,就算是教團軍怕是也要付出極為慘烈的代價,而且那些子堡不就是讓教團軍來進攻的嗎,現在教團軍開始主動進攻了,不正是符合布置這些子堡的作用,他所關心的是大王子,突然以某種強勢的方式從自己手中請求外圍數萬大軍的控制權,這對于一個自認將整個王國軍權都掌握在手中的君主來說,大王子的做法已經觸及到了他的底線,而且他很清楚自己這個兒子有多少能力,才干平平,謀略平平,更是沒有上過戰場,自己如何放心將外圍大軍指揮權交過去“陛下,不能再猶豫了,敵人已經發動了攻擊,如果我們不能將數萬外圍大軍的指揮權奪回來,不用幾天,教團軍的雷神就該開始轟擊我方的王城了”一名身材粗壯的亞丁將軍神色冷冽的說教團國軍帳內,普達米婭和將軍們都是一片振奮,這絕對是圍攻埃羅王都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最少殲滅埃羅精銳部隊五千人以上,甚至好像還炸死了一名埃羅人的將軍,情報部已經確認,死在爆炸中的埃羅將軍,正是埃羅王都外圍總指揮官波拉德  “今天,我軍又向前推進了三百米,其他附近地區子堡的埃羅軍,雖然沒有遭到襲擊,但是都已經嚇破了膽,自己主動朝后退縮”一名埃羅軍官手在懸掛在墻上的埃羅王都局勢圖上來回晃動,這張地圖將所有子堡的位置都標出,就可以看見從正面方向,一道由北向南而來的紅線最為矚目,那道紅色的兵鋒,甚至已經碰到了子堡的核心地區,直接指向經過數次高空觀察后所確定的埃羅軍外圍指揮部所在,軍官的聲音頓了頓,才繼續說道“根據觀察所說,所有從子堡的傳令騎兵都奔向這里,而這里每天也是傳令騎兵最為頻繁來往的地方,,因此可以推斷。。。。。那里應該是所在”

“那座悲哀子堡嗎?’聽到這個名字,所有的教團國將軍臉色都陰沉下來,教宗普達米婭也是目光閃動,紅潤的嘴唇有些微微張開,胸口起伏,看起來似乎是碰觸到了什么”我想是的,這就是八十年前,受到埃羅叛徒們追擊而最終投井的雅思拿教宗殿下的殉道之地“軍官臉色哀傷的點了一下頭”這些該死的埃羅叛徒,竟然將指揮部設在雅思那教宗殿下殉道之地,真是可惡至極!“一名將軍神色憤憤的雙眼發紅,雅思那教宗正是當初從圣城之亂中逃出來的第三代,因為年邁體衰,為了掩護逃亡的教團眾人甘愿引走埃羅追兵,最終在的投井,對于教團國來說,那是教團國心中的圣地,看著地圖上的,將軍們臉色都不由沉默下來,這涉及到三代圣靈的大事,可不是他們這些將軍能夠決定的所有人都知道,在這座大帳之內,只有一個人才能做出決定的權力”諸位,我認為這正是雅思那殿下圣靈指引所為,我相信雅思那殿下如果知道我教團國軍又一天會再回他殉道之地,必然會歡欣的,所以諸位不需要有什么顧忌,我以圣靈的名義宣赦爾等,反倒是更應該以百萬分的勇氣和戰力,將這些站在雅思那殿下殉道之地上的埃羅叛徒全速摧毀!”教宗普達米婭的聲音清脆而又帶著果斷,花了那么多的心血精力,才抓住了這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怎么可能因為三代圣靈的殉道之地而就此受阻,就算是她普達米婭身為教宗又如何,不是一樣已經付出了一個普達米婭  “是!”將軍們整齊的單膝跪下,

  黎明,普達米婭登上為其準備樹立著巨大愿望樹教徽的戰車,前方被太陽映紅的天空,大地的盡頭的一抹天地輪廓,鮮紅的初日正在升起,那是埃羅京都的位置,普達米婭一身雪白圣袍,以絕色容顏手舉起代表著教團最高權力的光輝之仗指向前方,

  “前進!:

  ”前進!“此起彼伏的聲音,猶如一片向四周蔓延二開的海浪,巨大戰車兩側由十余萬精神飽滿的教團國士兵構成的洪流,正從前方缺口朝著埃羅王都方向涌入,

  一只紅嘴路尼亞鳥收攏翅膀,輕巧而熟練的落在主塔盯上,嘴里叼著早晨才剛剛捕捉的一條青色胖蟲,目光好奇的轉動著,看向遠處的蒼茫的田野方向,紅纓在風中灼灼晃動,戰旗如云一樣在風中飄蕩,本身是建立在一座凹地的邊緣上,在凹地對面的斜坡,披著愿望樹紋章盾牌戰甲的戰馬在不安地踢打著地面,低聲地輕叫兩聲,上面的騎士調整著戰馬,空氣里有一種獨特莎莎的聲音,就像是風吹過樹林,又像是摩擦的砂紙,那是整隊整隊的步兵正從這些騎兵的后面,漫過對面的曠野,逐漸散成不整齊的四邊形,整齊排列的盔甲和刺槍映照在淡淡的晨光中,無數的戰旗在晨風中飄動,人頭攢動,

最先抵達的是一路追趕潰散士兵而來的一萬五千人的教團騎士,他們的士氣極高,特別是當知道目標,就是三代圣靈殉道之地,戰力一下飆升,一路上瘋狂突進,竟然還搶在逃兵將消息傳到這里之前,一下將這座包圍了  超過兩萬人的射手列陣,這些射手背后有著獨特的圓形盾牌,就像一整排的圓扣紐帶,沿著大地的邊線一路鋪開,手中的長弓比普通弓大上很多,幾乎有一個成年人的高度,黑壓壓一片在軍陣的最前端,弓箭前端閃著讓人肅然的寒光,一眼望去,閃亮的銀色鎧像鋪天蓋地的銀色光弧,帶著一股逼壓魄人的氣息,正是教團國及其有特色的圣城射手,也被稱為背負重盾的神射手,

  ”見鬼,整個教團軍都壓上來了!“

  大王子尼凱安特騎在馬上,一股寒意沖頭,他開始有些后悔了,滿眼都是淚啊,沒想到教團國軍會將所有的兵力都壓在這一條線上,明明大路那么寬,你們為什么偏偏選這一條,對方怎么會未卜先知,確認這里就是總指揮部所在的,我不是都已經下令沿途子堡撤退了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