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部一統第十二卷第一章 破荊(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三部一統第一章破荊(七)

  鮑隆大軍一路急行軍,先是在半途中見到了李嚴大軍和孫河大軍交戰的地點,眼前一片狼藉,不過對于鮑隆這種久經沙場的人來說,一眼便可以看出來這場戰爭的結果,從場面上看便不問可知,池河大軍算是全軍覆沒,看著被燒得完全沒有了形狀的營盤殘骸,鮑隆一陣心驚肉跳,先在氣勢上被這只青州軍吃住了.鮑隆心中清楚,那個自己看不上的孫河現在只怕已經兇多吉少,死于非命了.不過鮑隆并沒有因此而膽怯,反而變得更加小心,帶領大軍一路上小心行軍,一直到鄧城,才到鄧城,變看到青州軍在攻城,鮑隆連忙帶領軍隊加入戰斗,想要配合城內的守軍擊潰青州軍,誰戰斗眼前的這只青州軍極為強悍,居然先用強弩壓制了鄧城內的官兵,然后大部分士卒轉身向鮑隆的軍隊沖了過來.

  兩面作戰的青州軍很輕易地抵擋住了鮑隆的軍隊,令鮑隆無功而返,十分郁悶地撤軍,然后在城外安營扎寨,準備和青州軍的拉鋸戰,在他看來,等到鄧當回軍,青州軍占不到便宜自然也就撤了.李嚴則是早有定計,自然也不著急,等著桓范派給自己的幫手到來。

  陳應自然不會讓人捻,在鮑隆趕到這里來之后沒有一天時間便也來到這里,在這之前,陳應已經帶領小股人馬預先到了李嚴大營,拜見李嚴。李嚴沒有想到陳應居然到的這么快,聞聽陳應到來,連忙派人把陳應引進大營,一番殷勤客套過后,陳應便把桓范寫的書信交給了李嚴,李嚴看過書信之后便含笑看向陳應道:“陳應將軍加入我青州實在是最明智的選擇,日后定可為我家主上奪得荊州立下大功。”

  陳應聞言有點汗顏道:“我陳應沖鋒陷陣還可以,為大司空馳騁疆場更是全無問題,介理卻不敢妄自菲薄。只是盡力而為,原本我和鮑隆還曾經和主上交過手,不過咱們可完全不是主上的對手,我們兩人加上文聘將軍都攔不住主上。”李嚴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陳應說的是什么事情,當時第一次長安之亂時,太史慈要趙云假冒自己,做出亡命荊州的姿勢,趙云在荊州被人圍追堵截.當時遭遇的對手除了未交手的黃忠和后來投向青州軍的鐵鎖橫江甘寧興霸之外,便是文聘、陳應、鮑隆三人聯手伏擊趙云的那一次最為驚心動魄,趙云當時來到荊州還是李嚴暗中引他偷渡呢,所以對他們的事情知之甚深.想不到當日的敵人居然變成了同一戰壕的人。令李嚴的心中升起了白云蒼狗、變幻莫測之感,對面的陳應顯然也有這種感覺。唏噓道:“當年我和鮑隆和文聘將軍聯手攻擊主上的時候,便有一種無法與主上匹敵的挫敗感。那時便心生崇拜,想不到今天居然可以為主上出力。實在是陳應生平之一大成就。”

  李嚴微微一笑,也不解釋說當時和陳應交手的乃是趙云而不是太史慈,只是避而不答道:“陳應將軍以為應該如何對待鮑隆將軍呢?”陳應雖然是粗人,但是對李嚴嘴中地話卻聽得十分清楚,李嚴說的是對待而非是對付.顯然是想要收服鮑隆,而且十分給他陳應面子.令陳應心中十分感動.當下拍著胸脯保證道:李嚴將軍請放心,有我陳應在,鮑隆那小子只會乖乖聽話,和我一起加入青州軍.畢竟大家在一起這么長時間了,我還不知道他將軍放心,等我大軍到來,我自然會去勸降鮑隆,請將軍靜候佳音.李嚴看著說話說的信誓旦旦的陳應,微笑搖頭道:“陳應將軍,你可知道,我青州軍一向講究實事求是,說話更是不打誑語,將帥上下更是和睦,所以有事情大家會一起商量,絕不會用什么激將法去難為人,所以還請陳應將軍實話實說。我看將軍雖然嘴上說沒有問題,但是心中卻還是沒有完全地把握,否則你陳應就不會先獨自來見我,而大軍行在后面了,若是我換成是你,既然把握十足,還不如帶領大軍直接到此,加入我軍,然后便單槍匹馬跑到鮑隆將軍那里去,要他直接投降呢?依我看來,這鮑隆還是有些何將軍不同的地方,不知我說地對不對。”陳應聽得一愣一愣的,不明白李嚴為何一句話便可說出他地心里話,在他的印象當中,但凡武將都不太擅長于謀劃,誰知道眼前地李嚴居然這般精明。

  陳應當然不知道,李嚴和桓范在一起的時間長了。自然心機也變得深刻起來,尤其是變得觀察入微,更和他的性格有關系,這李嚴的武功都完全是以招數為主,自然心思縝密,變化萬千,所以在桓范的熏陶之下早就變成了一員智將,更何況關于飽隆地性格陳應更是知之甚多,桓范早就和他說起過,知道收服飽隆并非像陳應那般容易,故此現在才有此言,并且易于道破了陳應的心事。陳應地臉色微紅,看著李嚴的雙眼,感覺有些不好意思,不由得低下頭去。

  李嚴哈哈一笑,站起身來走到陳應的身旁,用手一拍陳應的肩膀,微笑道:“陳應將軍若是想要鮑隆將軍投降過來,那我們就要聯手做戲,否則,我便只好對鮑隆將軍痛下殺手了,主上的大事為重,我李嚴絕不會姑息養奸,定會痛下殺手。”陳應聞言神色一凜,當下爽快道:“屬下就是拼了性命也要令鮑隆投降過來。”

  李嚴聞言,臉上浮現出了溫和的笑容,微微點頭道:“陳應你真是個好兄弟,鮑隆有你這樣的朋友是他的福氣,但愿他能理解你的這番苦心,假如我青州軍。”

  頓了頓,李嚴對陳應沉聲道:“待會兒你便趕回到大軍中,然后趕到這里來,你便去聯系鮑隆將軍……”

  陳應的雙眼一糧道:“難道是要我領軍直接加入到鮑隆的大營中和他兵合一處,然后到了晚上便打開營盤。迎將軍進到大營中,再把鮑隆活捉……”

  李嚴聞言搖頭道:“這么做當然不行,雖然你手下的士兵都是你的親信,但是若是和鮑隆合兵的話,也許人多嘴雜,萬一泄露了消息,那便糟了。”

  陳應聞言恍然點頭,身上便驚出了一身冷汗,不由得對李嚴地智能更加佩服。李嚴帶著陳應來到沙盤之前。指著沙盤對陳應微笑道:“你的大軍到來之后便和鮑隆大軍形成一條直線,然后再去見鮑隆將軍,若是鮑隆將軍問起你為何要這么做,你便說這樣你的大營和他的大營。還有鄧城之間會形成一個三角形。這樣一來,青州軍就會被包圍。你只要這般說,鮑隆將軍定會相信。到了那時,晚上我便會去領軍偷襲鮑隆將軍的大營。等到他立足不住,跑到你這里來的時候,我們便可以把鮑隆將軍……嘿,把鮑隆將軍請來,我知道鮑隆將軍是個念舊的人。但是若是我們把鮑隆將軍請到這里來,時間一長。相信我們會打動他的,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鮑隆將軍也非是鐵石心腸之人,有什么話不能說?”陳應聞言心情大佳,哈哈一笑道:“我們兄弟兩人出生入死,早就不分彼此,只是這小子有點固執,而且文聘對他不薄,故此我才會有點沒有把握,但若是按照李嚴將軍的計劃地話,我們的把握就很大了。到時候我定會全力以赴勸說的。”李嚴微微點頭道:“原來你們是對文聘很有感情啊,呵呵,其實我對文聘也是十分欣賞,我看荊州打亂之后,文聘將軍只怕再難以受到重用,他本來是一介武夫,丟了荊州北部的責任都會令他翻不過身來,更何況荊州權利地爭奪十分殘酷,文聘將軍若是變成了一個失勢者,那便再難以有所作為了。弄不好還會有人趁機會殺掉文聘將軍,不管怎么說文聘將軍也是周瑜方面的人。所以若是有可能的話,我倒是想連同文聘將軍一起收服,若是我青州軍得到文聘將軍,在奪取荊州的時候再配之以兩位將軍,自然是如虎添翼。呵呵,我想文聘將軍也不會拒絕吧,畢竟他也知道荊州軍已經不再是他地用武之地,又豈會自尋死路呢?”陳應原本聽得臉色數變,畢竟他和文聘的關系十分地親密,在聽了李嚴的分析之后當然是關心則亂,在聽了李嚴有意招降文聘之后自然十分歡喜。

  李嚴一拍陳應的肩膀,微笑道:“這些事情我們以后再說,現在嘛,咱們還是先把鮑隆將軍‘請’到這里來共商大事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陳應一想到這件事情,心中便熱了起來,當下抱拳來道:“如此,屬下這便離開,回到軍隊,咱們按計行事,陳應只等將軍的消息了。”

  李嚴含笑點頭,陳應才要出營,卻又忍不住回頭看著沙盤道:“敢問將軍,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做地這般形象直觀,讓人一目了然。”

  李嚴微微一愣,心道這個陳應還挺好學的,便略作解釋,聽得第一次見到這東西地陳應一臉的佩服,再三贊嘆離開。不久之后,陳應便回到了自己的大軍中,然后領著大軍裝模作樣來到了鄧城城外,按照李嚴的指定來到了一處平地安營扎寨,待一切已經收拾完畢之后,這才帶領一隊親衛趕往鮑隆的大營,見到鮑隆之后,兩人自然是一陣歡喜,鮑隆得知了孫靜要陳應在安樂城失守之后便道鄧城來的命令之后,又聽了李嚴教給陳應說的為何要在其他地方另立一營的原因后當然不虞有他,當天晚上兩人把酒言歡,陳應為了晚上的行動自然不敢多喝酒,只是一個勁兒的灌鮑隆喝酒,鮑隆哪里會想到自己有生死之交的兄弟會暗算他?自然是來者不拒,杯到酒干。等到鮑隆大醉之后,陳應也裝出搖搖晃晃的樣子,帶著自己的親衛回到了自己的大營中,暗中準備。

  到了后半夜的時候,李嚴悄悄潛到鮑隆軍營四面,突然偷襲,殺得鮑隆大軍措手不及,兵荒馬亂中。還沒有醒過酒來的鮑隆被自己的親衛搖醒,原本還迷迷糊糊,可是當得知自己的大軍被青州軍偷襲的時候登時吃了一驚,連忙爬了起來,酒也被嚇醒了,來不及披掛,便就上陣了,出了中軍大帳,才上了戰馬便是一陣眩暈。雖然人已經醒了,但是酒力還是麻痹了他地身體,令他感覺到手腳無力,不過憑借他的經驗。他還是可以判斷出來李嚴大軍已經掌握了主動,自己軍隊的傷亡看不出來。但是自己的士兵正在四散奔逃,被人家青州軍趕著追殺。自己已經立營不住,最領他心驚肉跳的事情是。那些青州士兵的嘴里在喊著:“先殺孫河,在拿鮑隆,先殺孫河,在拿鮑隆……”聽到這里,鮑隆的心底便為之一怔。他想起了孫河大營被毀掉的場景,自然心驚肉跳。生出逃跑之心,又想起自己的好兄弟陳應的大營就在一旁,生怕陳應會派人來援救,此時若是派人來只怕也來不及了,反而會被青州軍一口吃掉,青州軍兩面作戰的能力他是看過的,所以鮑隆當機立斷,命令手下抵擋青州軍,自己則帶領一支軍隊向陳應大軍方向跑去,希望把這里的情況告訴陳應,兩人另想辦法。

  李嚴早就看見了鮑隆,也不追趕,只是領軍在這里殺敗鮑隆大軍的氣勢,然后便于他投降,此時鮑隆大軍的士兵被李嚴打的摸門不著,自然歸降者甚多。鮑隆此時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跑到了陳應大營,進了大營之后便直奔中軍大帳,想要向陳應說明此事。

  誰知道鮑隆才進到中軍大帳之中,才看見陳應還未說話,便被陳應一聲令下抓了起來,鮑隆直到被按到地上還款明白怎么回事。

  在奮力換氣中,卻聽見陳應派人去通知李嚴,這才明白陳應已經投靠了青州軍,登時氣憤難當,對著陳應破口大罵。陳應也不敢看他,但是心中卻是光明磊落,更知道自己是為了鮑隆好,所以心中倒也坦然。

  到了天明時分,李嚴才風塵仆仆趕到這里,一進到大帳,便為鮑隆松綁,誰知道才一松綁,鮑隆便像發瘋一般沖向了陳應,勢若瘋虎的狂打陳應。

  李嚴嚇了一跳,連忙把鮑隆拉開,可是陳應地臉上已經挨打了兩拳,青一塊兒紫一塊兒。陳應倒也不還手,被揍得這般狠,臉上卻還在咧著大嘴笑,顯然是十分開心的樣子,他對鮑隆地性格倒也了解,知道鮑隆這是沒有對自己徹底失望,所以才會對自己動手,若是仇視自己,和自己形同陌路的話,鮑隆才不會搭理自己。

  鮑隆的嘴巴里面卻還在那里罵罵咧咧,十分不解氣的樣子。

  陳應卻上前來,露出熊貓吃竹子一般的微笑。咧著嘴要李嚴放開鮑隆,然后在李嚴地全身提防、生怕他再被鮑隆抱以一頓老拳,以至于面目全非到老爹都不認識。鲺隆果然對陳應并沒有真的生氣,只是非常氣憤,不明白陳應為何會用這種方式來脅迫自己加入青州軍,難道有話不能當面說嗎?

  李嚴在一旁解釋說這是因為鮑隆對文聘有很深厚地感情,陳應是生怕鮑隆因為文聘的原因而不答應投奔青州軍,又向鮑隆說了自己準備招攪李嚴,以及李嚴在荊州形勢不妙的話語,這才令鮑隆原諒了陳應。

  如此一來,鮑隆投降青州軍便順理成章了。鮑隆自去收整自己的部隊,李嚴則和陳應商量大事,李嚴準備先行撤軍,然后讓鄧城的守將打開鄧城的城門,這樣一來鄧城便唾手可得。

  陳應大叫妙計,便依計行事。

  于是在鄧城城外,李嚴先是裝出擊潰了鮑隆大軍,然后又被陳應大軍驅趕離開的好戲。當然,李嚴本人則早就暗中潛伏在了陳應的軍中。準備進城。

  陳應在“驅趕”走李嚴之后,便和鮑隆領軍來到登城城門,大叫開城。

  鄧當留下的大將袁雄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十分興奮,這些天他一直為青州軍的攻擊而感覺到頭痛,要他也城一戰,他又不是李嚴的對手,現在看到己方三面用力,把李嚴趕跑,自然欣喜若狂,當下也不多想,便大開城門,要陳英和鮑隆進城。陳應和鮑隆進城之后,便登上城墻去見袁雄,袁雄見到兩人哈哈大笑,才要向來來一個親切的擁抱,卻沒有想到一把花槍從旁邊飆射而至,抵在了他的咽喉上,要他動彈不得。袁雄仔細一看,不由得魂飛天外,眼前的人哪里是什么荊州士兵?那分明就是青州悍將李嚴!

  身邊喊殺聲響起,李嚴看也不看占領等城的戰斗,只是微笑著對袁雄道:“袁雄將軍,李嚴這廂有禮了。”

  鄧城,也落入到了青州軍的手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