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29.告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楊玉環也是一個識貨之人,看到這塊人頭大的紅寶石,十分喜歡,于是頻頻點頭,表示對這件禮物十分滿意。

  楊國忠廢了好大的功夫,才把目光從這塊寶石上移開。

  他剛才膈應了王博一下,但此時也不得不承認,王博這一次真是大手筆。

  如此大的寶石,世所罕見。如果換做是他,絕對不舍得將這么罕見的東西拿出來,獻上皇上,反而要珍藏起來,日日品鑒。

  李隆基顯然也清楚這一點,對于王博的行為十分滿意,拍著王博的肩膀說道:“愛卿真是忠心耿耿,朕十分欣慰。”

  王博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畢竟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極力避免安史之亂的發生。

  說幾句好話又不要錢,給幾塊寶石雖然要錢,但王博不在乎啊,反正這樣的東西,他要多少有多少,拿出一塊討好一下李隆基和楊玉環,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而后,極樂之宴正是進入尾聲。

  這一場沒有上下尊卑之分的狂歡宴會,消耗了太多人的體力和精力,當醉醺醺的皇帝李隆基帶著楊玉環以及寶石離開之后,參加宴會的眾人也依次離開。

  離場的時候,楊國忠皮笑肉不笑的堵住了打算離開的王博,輕聲說道:“數日之前,我曾經聽聞,安將軍異動頻頻,似乎心懷不軌,今日一見,我才知道,傳聞終究是傳聞,看樣子,我似乎誤會了安將軍。”

  王博心想,你可沒有誤會安祿山,你只不過是誤會了我而已。

  他微微一笑,說道:“我對大唐忠心耿耿,日月可鑒,楊相可真是誤會了我啊。”

  楊國忠:……

  他剛才那番話只不過是在敲打對方而已,沒有想到對方竟然順著桿子往上爬,這家伙臉皮也太厚了吧。

  真當我不知道你早已經有了不臣之心嗎?

  他不由吹胡子瞪眼的看著王博,最終冷哼一聲,轉身離開。

  王博看著楊國忠的背影,不禁啞然失笑。

  怪不得安祿山從來不正眼瞧這個家伙,主要是這個家伙的水平太次了。

  李林甫就不太一樣。

  在安祿山殘留的信息中,他似乎對上任宰相李林甫又驚又怕。

  李林甫擔任宰相,朝臣中沒有誰敢違背宮廷禮儀,安祿山仗著深得唐玄宗寵愛,進宮朝見唐玄宗不大彎腰。

  李林甫命令王鉷好好禮拜,王鉷快步上前彎腰作揖恭敬得很,安祿山這才嚇得直喘粗氣,腰漸漸地彎下去了。

  每當同李林甫交談,李林甫總摸準了安祿山的心思并先說了出來,安祿山認為他像神仙一樣無所不知,每次見到李林甫,即使是隆冬天氣也惶恐得汗流浹背。

  所以安祿山對于李林甫那是敬畏有加。

  但是楊國忠就不一樣的,這家伙無法壓服安祿山主要是水平太次,所以安祿山才不把這家伙放在眼睛里。

  王博通過這一次和楊國忠接觸之后,發現楊國忠的水平確實不行。

  也難怪安祿山對他看不上眼。

  極樂之宴落幕之后,整個長安都在討論這塊拳頭大的寶石。無數人對于楊玉環,那是羨慕嫉妒恨。

  甚至就連李隆基都打算好好的賞賜王博,在第二天的時候,宮里甚至傳出了一則留言,說的是李隆基見安祿山忠心耿耿,打算在給一個節度使。

  王博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李隆基的腦袋壞掉了吧。

  三鎮節度使已經很瘋狂了好不好。

  安祿山的野心都被養了出來,已經做好了造反的準備,在給一個節度使,你是生怕他不會造反嗎?

  就算是你兒子都沒有這么大的權利吧、

  不過后來王博聽說,楊國忠聯合太子李亨極力反對這件事情,于是這件事情才不了了之。

  王博聽后,不由點了點頭。

  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這也幸虧是他,如果換做真正的安祿山的話,說不定現在就恨不得提起三尺劍,將太子和楊國忠兩個統統干掉。

  不過話又說回來,加入換作真正的安祿山,估計也拿不出那人頭大的寶石了。

  極樂之宴的第二天,王博進了一次宮,向李隆基提出告辭,決定返回老巢。

  李隆基也覺得節度使就應該留在自己的地盤,好好為朝廷效力,也沒有挽留王博,放任王博回去了。

  因為他覺得,此時的安祿山,依舊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大臣。

  不會造反。

  而王博呢,其實王博也不想回去啊,他也很想要留在長安,見證一下長安的繁華景色。

  但是,他不回去不行啊。

  安祿山來之前,已經叮囑了自己的心腹,如果他不甚被囚禁在長安,一定要起兵造反,盡快攻入長安,將他救出來。

  也就是說,如果王博不盡快趕回去,安史之亂必然會爆發。

  因此,王博不得不盡快趕回去。

  于是在極樂之宴落幕后的第二天,王博就向李隆基請辭,李隆基也爽快的答應了下來,于是當天下午,王博就帶著自己的人匆匆離開了長安。

  王博一路風馳電掣,路人無人阻攔,不過三五天的時間,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巢。

  王博回府之后,安祿山的心腹立即動了起來。

  不少人快馬加鞭,匯集在一起。

  這群人作為安祿山的心腹,當然知道安祿山要造反,所以大家準備匯集在一起,和自己頂頭上司商量一下,何時造反,在什么時候造反。

  王博當然不會造反,因為沒有人比他更加清楚,安史之亂的可怕性。

  因為在這一場戰爭中,死的人太多了。

  雖然王博也不太清楚這一場戰爭之中到底死了多少人,但估摸著,這一次大戰死的人數,應該不遜色第一次世界大戰。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是有上千萬人死亡。

  所以王博當然不會讓安史之亂爆發,但是他的手下早已經被此前的安祿山洗腦,就盼著大戰爆發,而建功立業,走上人生巔峰。

  如果王博現在說不反叛了,說不定他的手下會干掉安祿山,推舉安祿山的兒子上位,然后繼續造反大業。

  當然,以這群人的實力,想要干掉王博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但王博還是決定,一勞永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