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39章 顏真卿與謝三郎不得不說的故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顏真卿為啥會和謝三郎有交情?

  這要是說起來,話就長了……

  先說淵源。

  因為一個人,孫逖。

  孫逖原來是尚書省吏部司勛員外郎,在開元二十三年之前,也就是謝三郎敲響登聞鼓狀告科舉主考官之前,人家孫逖這個六品的員外郎,恰好管著科舉一事。

  開元二十二年,顏真卿進京赴考,被孫逖點中了進士,還要稱呼人家孫逖為一聲座師。

  至于謝三郎,與孫逖之間的關系也不淺。

  謝直的蒙師,時任汜水縣尉的王昌齡,就是考中了開元二十二年的制科才得以選任汜水縣尉的,雖然制科學子與司勛員外郎之間談不到座師不座師的關系,但是王昌齡對孫逖也很尊重,在開元二十二年年底,謝直進京趕考的時候,還特意給了謝直一封信,讓他帶到洛陽交給孫逖,也算是他這個蒙師通過自己的人脈幫著謝三郎“行卷”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謝直就和孫逖認識了,而且孫逖對謝三郎的那一手瘦金體極為推崇,如果他繼續做司勛員外郎的話,很大可能在科舉考試中,直接點中謝直一個進士。

  可惜,朝廷人事調整,孫逖被調往吏部,沒有繼續主持開元二十三年的那一場科舉。

  即便如此,謝直也一直以長輩視之。

  孫逖好酒,也好飲宴,又一次在飲宴之上喝多了,說了句心里話,他說大唐立國百年,書法家輩出,但是縱觀這百年書家,唯有顏真卿和謝三郎兩人獨創的書體可能流芳百世,他孫逖開元二十二年點中了顏真卿的進士,如果能夠在開元二十三年再點中了謝三郎的進士,那才叫人生圓滿,日后必然是士林之中的一番佳話,可惜了……

  也正是因為孫逖把顏真卿和謝三郎的名字連在了一起,才讓兩人之間產生了某種交集……

  可惜,顏真卿開元二十二年得中進士之后,就離開了長安回老家探親去了,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等他在老家探親結束之后,也沒著急回長安,而是游學去了。

  這才是進士及第之后的常態。

  按照大唐的規定,考過了科舉,還不能馬上當官,必須“守選”,進士、明法,守選四年,明經,守選六年,也就是說,你考中了進士,不過是獲得了一個當官的資格,朝廷給你安排不安排官職、安排什么樣的官職,咱們等你守選結束之后再說……

  你著急的當官,好辦,去考天子的制科,或者去考吏部的吏部選,無論哪一個,考中了,朝廷直接就給你安排官職。

  而事實上,無論是天子制科還是吏部選,那都是相當的難,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考中的……

  所以,通過科舉考試的學子,無論是進士還是明經,都不費那個勁兒了……

  一般情況下,都回老家了。

  可是守選的時間太長了點,好幾年呢,就這么在家窩著,也難受啊,怎么辦?

  游學!

  說白了,就是出門旅游,看看大好河山的同時,也會會朋友、搞搞文會之類的,不說能學多少東西吧,起碼不必辜負那一段人生的時光……

  這種“玩兒”,還有理論支持,儒家圣賢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總之,顏真卿考中進士之后,回了趟老家,就游學去了……

  謝三郎雖然跟人家顏真卿神交已久,卻也無緣得見。

  后來就是謝三郎的故事了,什么河南縣尉任上掃黑除惡、以死開道,什么監察御史任上炮轟金鑾殿、追殺安祿山,一頓瞎折騰之后,被踢出了大唐中樞——滾揚州改革鹽法去吧!

  前面不止一次提過,謝氏哪里那個剛到揚州的時候,局面很是艱難。

  這種艱難,是多方面的。

  其中,固然有大唐放任鹽法百年,在民間早已形成了利益團體,暗中把持著大唐的鹽務,現在謝三郎前來改革鹽法,這算是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自然要應對各種明槍暗箭。

  還有一方面,就是沒人!

  謝三郎初到揚州的時候,手下只有謝家部曲和牛佐牛佑兄弟兩人,剩下的人,都有其他的事情要忙,比如杜甫就要和謝正一同坐鎮長安,李旭要盯著儒家連鎖的發展,田大壯也要在洛陽城盯著大車幫的發展……

  這么說吧,小義之所以能夠成為淮南諜報司的首領,當然是他的忠心得到了謝直的認可,但是也從另外一方面說明了謝直身邊沒有可用之人的尷尬。

  謝家部曲一個個的,倒是忠心耿耿,但是他們大多數人都是跟著謝家老爺子上過戰場的悍卒,投入鹽鐵使府的緝私營倒是沒有問題,但是讓他們干點別的,還真費勁……

  最起碼,天下鹽鐵使府的政務一項,謝家部曲都愛莫能助。

  這怎么辦?

  招人!

  怎么招?

  謝三郎初到揚州,直接向全天下發出公告,招募天下節度使府的屬官,從掌書記、推官、巡官……直到最基礎的吏員,全員招募!

  并且明確表示,使府屬官,待遇豐厚,去留隨意!謝三郎還承諾,如果在任期間表現好的話,可以向朝廷為之請封,最起碼,也會有一封言辭公正的推薦信奉上!

  此舉一出,天下嘩然!

  大唐進士需要守選,卸任官吏,尤其是那種低品級的官吏,也是要守選的!

  大唐立國百年,官職運行,自有章法。

  簡單說,一句話,享受待遇是終身制,當官不是終身制。

  具體表現,兩個字概括,守選。

  尤其是中低級官員來說,守選這兩個字,簡直是要了親命了。

  當官,四年一任,到日子,卸任,交接,接受上級官吏考核,然后……想調任、升任?想啥美事兒呢!回家待著去吧……

  根據你的出身,進士四年,明經六年,其他各種出身,守選時間不等……

  到了日子,再去長安吏部選官。

  運氣好,選上一個不錯的官職,高高興興上任去。

  運氣不好,三注三唱還沒有選到合適的官職,等著,明年再來……

  說白了,對于中低級官員來說,因為守選的存在,讓仕途變得斷斷續續的,根本不連貫……

  實際上,在大唐,有的是中低級的官員,從入仕那天開始算,一直到致仕,前前后后二三十年的時間里,干過兩任三任低等官職的人,大有人在!

  這多鬧心!

  為啥“八駿”在大唐官場之中那么受人追捧?

  就是因為“八駿”之中的大部分官職,比如監察御史,比如中書舍人,比如六部員外郎,那都是天子制授的官職,等于直接進入了天子的視線,如果干得好,行嘞,這一任四年還沒到時間呢,新的任命就到了,高高興興調任走人,根本不用去經歷“守選”的痛苦……

  八駿是行了,一路官路亨通,可那些需要守選的人,咋辦?

  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守選中的官吏,固然有不少人就是官迷,當了官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撈錢,讓他們少當幾年官,是大唐百姓的福音。

  但是,更多數官員,還是心中有所抱負的。

  誰不想造福一方之后青史留名?

  結果,因為“守選”,這抱負就沒法實現了,你在任上就算干得再好也一樣,上級官員考核,即便給你個“上下”的評定,也只獎勵“減選一年”,你還得回家“守選”去,最多就是以前得在家待四年,這回“減選”了一年,行了,到了三年頭上,就可以去長安選官了……

  這有屁用!

  另外,說句不應該說的,當官這種事兒……

  昨天,你是在職的官員,那是什么架勢?前呼后擁、曲意逢迎……

  今天,你卸任了,昨天晚上飲宴之上恨不得給你跪下那哥們,大馬路上走個對面都懶得看你一眼……

  明天,老子不受這氣,回老家!回了老家你就是個鄉紳而已,還因為官身要注意鄰里和睦,你家院子一顆棗樹長到鄰居家了,鄰居當天就敢把樹枝砍下來扔你家門口去……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如果真不是內心世界強大到一定境界的人,真扛不住!

  怎么辦?

  最直接的解決辦法,繼續當官!

  還有,當官在任的時候,即便不用去考慮各種隱性收入,僅僅朝廷支付的正規收入,相比之下,非常豐厚,一旦離任,低品級的將仕郎之類的文散官,朝廷也不說不給你發工資,就是僅有基本工資而已,太少……

  總之,守選,帶給中低層官員的那種心酸,簡直是一言難盡啊……

  結果,現在,謝直公開招募屬官,不啻于一顆巨雷,炸響在所有“守選”之人的心頭。

  待遇豐厚,啥意思?

  除了朝廷給你發的基本工資,天下鹽鐵使府,再給你一份,數量好少不了……

  去留隨意,啥意思?

  你在家守選呢,三年,現在沒事,可以到鹽鐵使府去任職,到了三年頭上,想去長安吏部守選,不會以“事情太多你走了沒人干”之類的廢話攔著不放人……

  表現好,請封!

  這個最吸引人!

  如果真的如此的話,豈不是鹽鐵使府這邊掙一份工作,朝廷那邊也掙一份?

  最關鍵的,如果謝三郎真的給請封了,自己沒有到任,都身在淮南天下鹽鐵使府,豈不是還身在“守選期”之內,如果出了守選期,再到朝廷任官,豈不是就可以直接升任官職?

  這不是坐地就升官嗎!?

  好事啊!

  就算在天下鹽鐵使府的工作,沒有達到謝三郎幫著請封的程度,在離職的時候,人家謝三郎給寫一封像樣的推薦信也是好的啊,可別忘了,當時孫逖還在吏部本司專管選官一事,人家師祖嚴挺之還是尚書右丞,整個派系的首腦還是大唐首相張九齡,如果真能拿到一份謝三郎滿是溢美之詞的推薦信,選官還是問題嗎?

  這么一算,到鹽鐵使府去給謝三郎當屬官,不但能夠增加收入,還有相當不錯的前景……

  為啥不干!?

  事實上,自從謝直將招募的消息傳遞出去之后,江淮地區都轟動了,數不清的守選學子和賦閑在家的中低等官員,全部蜂擁而至。

  其他地區的守選學子和賦閑在家的中低等官員,由于路途的原因,無不頓足捶胸,恨不得當天就能飛到揚州去參加選拔去。

  當時選拔的盛況,甚至超過了朝廷舉行科舉的局面!

  據老揚州人說,揚州城有年頭都沒有這么熱鬧過了……

  不過呢,局面雖好,效果卻一般。

  為啥?

  一來,謝直這個舉措,乃是臨時起意,從發出消息到進行選拔,時間著實有限,那些遠在大唐各個州縣的守選學子和中低級官員,就算是想參與,時間也來不及。

  這倒不是謝三郎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疏忽所致,而是……天下鹽鐵使那邊著急啊,說句火上房了都不為過,哪里有充裕的時間留給參加選拔之人。

  二來,這樣的模式,畢竟是新興的模式,真正有身份有能為的人,都會選擇觀望一番,反正你鹽鐵使府也是去留隨意,肯定有不少守選之人到了日子就走,如果是真正對自己有信心之人,早去晚去,其實都一樣。

  三來,當時的謝三郎還不是如今的汜水侯,在大唐的號召力也有限,又是剛剛追殺安祿山之后被朝廷踢出了中樞,在他的手下聽用,還真要考慮一下朝廷中樞那邊的意見,別“前程遠大”的便宜沒占到,倒是讓朝廷中樞給你記恨上……

  四來,這些人的素質實在堪憂。

  守選學子就不用多說了,他們也就是個“準官員”而已,還沒有真正地踏入仕途,對官場上的好多事務還真了解不多。

  那些守選的中低層官員吧,之所以淪落到“家里蹲”,除了大唐的“守選制度”,未嘗也沒有他們自身條件一般的原因——真有能耐,朝廷“八駿”才是正途,為啥不去?還是他們自身有或這或那的毛病……

  所以,折騰到最后,謝三郎費勁心思在矬子里面拔將軍,也僅僅選拔出來小貓兩三只而已,水平還都不高,在鹽鐵使府之中當個推官倒是問題不大,連推官都勉強,更不用說要負責整個鹽鐵使府運轉的掌書記了。

  怎么辦?

  就在謝三郎一籌莫展的時候,顏真卿來了!

  巧了。

  顏真卿游學的地點,就在江淮。

  其實,人家也聽到了消息,根本沒當回事,顏真卿也是那種特別自信的人,對謝三郎招募屬官這件事足以淡然處之,先觀望觀望再說……如果真的好,過一段時間再去,明珠依舊不會投暗,要是不行,正好,省了一番奔波……

  結果,顏真卿還想繼續“旅游”呢,接到了一份信,孫逖派人送來的。

  要說人家孫逖,那是相當夠意思,在信里面直接說了,謝三郎招募屬官呢,你顏真卿這份能耐,不去可惜了……謝三郎本來就是個做實事的人,你去,錯不了!萬一有個什么意外的話,他虧待了誰也不可能虧待了你,去吧,我做保!

  孫逖乃是顏真卿正經的“座師”,他來信讓去,顏真卿不去也不行啊,再說了,人家孫逖也沒有奔著坑他,這屬于“介紹工作”,還是“好工作”……

  果然。

  顏真卿到了揚州之后,謝三郎倒履相迎。

  一番懇談之后,直接任命顏真卿為天下鹽鐵使府的掌書記,負責鹽鐵使府的所有政務!

  這才叫風云際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